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聊城政情 >

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花”——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四

来源:  2022-02-28 10:13:54
A+A-
分享
A320220228C_00(1).png
250652080416.jpg

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花”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四

■ 本报记者 孙克峰 蒲二利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凝心聚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构建综合交通体系”“聚焦构建现代水网体系”“聚焦构建绿色能源体系”……连日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对今年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以畅通大交通拓展发展大格局

  “我市‘四横两纵’高速网全面建成,济郑高铁、聊邯长高铁、雄商高铁、聊城民用机场顺利推进,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彰显。”市人大代表、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郭守印说。

  目前,济郑高铁完成总投资的48.6%,计划2023年建成通车;雄商高铁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计划今年开工建设; 聊邯长高铁由邯郸市总牵头,聊城、邯郸、长治三市联合推进,目前已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工作,正在协调开展评审工作;聊城民用机场选址已得到国家批复,中国民航局已出具预可研阶段行业意见。

  聊城人乘高铁、飞机出行未来可期,高速公路带来的实惠早已深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多个大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

  “五年来,全市新增高速公路183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73.9公里,建成了莘县至南乐(鲁豫界)高速、青兰高速东阿至聊城(鲁冀界)段、高唐至东阿高速公路。”郭守印说。

  以完备水网体系筑牢水安全保障

  近年来,我市坚持绿色发展,构建水灾害防御与水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现代水网,积极推进位山闸现代化改造,力争尽快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引黄困难的局面。“十四五”期间,位山灌区被列入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计划,总投资8.23亿元,2022年完成投资2.75亿元,资金批复和投入列全省第一。

  今年,我市将抓好水系连通规划编制,以“五横六纵”水网为骨架,谋划建设一批“河、湖、库、渠”连通工程、拦蓄工程,实现互连互通、库河同蓄、五水统筹,打造具有聊城特色的现代水网体系;组织实施好位山、彭楼等大型引黄灌区现代化改造和徒骇河、金堤河等骨干河道综合治理,进一步夯实水旱灾害防御工程基础。

  “今年我们要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立足聊城特色,全方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塑强生态宜居优势,增强人民群众对水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市政协委员、市水利局副局长张胜昔说。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五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绿色低碳,突出铁腕治污、精准治污,坚定不移优化生态环境,发展路径正在根本变革、深刻转型。我市PM2.5、PM10浓度较2016年分别改善43.9%和40.6%,优良天数增加60天。

  五年来,我市累计淘汰燃煤锅炉1952台、落后燃煤发电机组207.6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提高近3倍。今年,我市还将持续优化能源结构,严控新上煤电项目,加快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提高煤电利用效率。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推广清洁能源势在必行。近年来,我们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争取新能源项目占到总装机的50%。”市人大代表、华能聊城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吕书臣说。

  吕书臣介绍,华能聊城热电有限公司先后与冠县人民政府和东昌府区人民政府签署新能源整县开发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此外,华能聊城高唐风电项目已经开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发电2.75亿千瓦时,节约标煤8.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625吨、氮氧化物355吨,具有显著的生态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来源:聊城日报

编辑:马麟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