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苑莘
字里满是温度,行间写满希望。翻阅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的很多词语悄悄拨动了聊城人的心弦。
“服务词” 贴心
对在聊城建项目、谋发展的企业家来说,报告中的“服务词”很贴心。
“这个新项目符合国家要求,为省重点项目,项目用地方面没问题。”春节前,冠县美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书海在听到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的答复后,组织人员加快了项目建设步伐。过去几年,我市实行“要素跟着项目走”,让企业“轻装上阵”,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建立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市域统筹机制,推动优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这给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今后,全市各级各部门将聚焦企业关切,继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全生命周期”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一把手走流程”,营造春天般的发展环境。
“民生词” 暖心
“微服务”和“大民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一同提到。
其实,“微服务”解决的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体现的就是“大民生”。莘县农村孩子午饭问题的解决就是“微服务”的体现。过去,由于需要为孩子准备午饭,莘县张寨镇沙河村村民孔令红一直被“困”家中,无法进厂务工,影响了家庭收入。莘县教育和体育局在广泛调查后,加大投入,积极整合多种资源,最终实现了农村小学午餐“全覆盖”,让9万多名农村孩子在校吃上了安全放心的午餐。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今年,我市类似这种“微服务”还将继续。我市将围绕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谋划实施过街天桥建设、智慧停车位改造、体育场地建设等一批民生实事。
“新鲜词” 安心
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这个词足以打动很多在外的聊城籍青年才俊。
“在聊城,我的工作很充实,生活也很舒适。”这样评价聊城的是曾在北京工作5年的穆振,这个小伙子在听闻东昌府区出台了专门的人才引进政策后,辞去北京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工作,返回聊城就业。
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为吸引人才,今年我市将继续实施“归雁兴聊”“水城优才”工程,引进高校毕业生2.3万人以上。
2024-04-26 10:16:13
2024-04-26 09:59:47
2024-04-26 09:40:02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