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聊城政情 >

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 走好聊城高质量发展之路——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直部门“一把手”话发展

来源:聊城日报  2022-01-20 16:31:19
A+A-
分享

A720220119C.jpg

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 走好聊城高质量发展之路

——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直部门“一把手”话发展

  编者按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我市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全面完成、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1月13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领会和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主要抓好五个方面工作,持续推进各项工作在全省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营造集中发力、攻坚破难,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舆论氛围,本报组织记者分别采访了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他们将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谈信心说感受,谈思路话落实,凝聚共识,笃定前行,走好聊城高质量发展之路。敬请读者垂注。

推进财政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性增长

——访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海波

  ■ 本报记者 夏旭光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做好新一年经济工作把脉定向、提供遵循。市财政部门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提供坚实保障。”1月17日,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海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财政局将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科学统筹财政资源,更加注重提升财政管理效能,更加注重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切实担负起稳定经济的重大责任。

  2021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局面,全市财政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通过狠抓重点财源建设、规范非税收入征管、加快土地出让进度、清缴郑济高铁等重点项目耕地占用税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财政收入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局面。财政收入增幅、专项债券管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等重点工作位居全省前列,为我市“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坚实保障。

  任海波表示,2022年,财政部门将准确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推出“政策包”,实现财政健康稳定可持续性增长。

  全面落实“稳中求进”的财政收支政策。落实新的减税降费政策,继续加大对制造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培植壮大财源,发挥税收共治作用,加强收入调度和税费征管。大力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腾出资金保重点、办大事。用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切实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确保资金直达基层和企业、直接惠企利民。大力支持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省“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围绕重点企业、行业和产业集群,统筹资金政策支持,全力保证相关政策落实落地。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发挥项目建设短期拉动和长远带动效应。

  保持重点领域适当支出强度。“稳中求进”的最终落脚点是改善民生,将加强资金统筹,有保有压,优化支出结构,全力落实各项民生政策,保障好疫情防控、就业、医疗、养老等重点民生支出。完善财力保障机制,加强对困难地区的支持,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积极筹措资金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实施。

  持续深化财政改革。深化市以下财政体制、预算管理、税费制度等改革,强化财政资源统筹,硬化预算执行约束,加快健全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推进“拨改投”、财金税联动等财政投入方式创新,构建政府性投资长效机制。加快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探索建立闲置国有资产集中统一调剂制度,逐步推动经营性资产委托运营。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力争取“开门红”

——访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郭守印

  ■ 本报记者 李政哲 本报通讯员 张凯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我们确保经济增长的‘稳’和‘进’,挂出了‘作战图’,吹响了‘冲锋号’。”1月17日,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郭守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市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召开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学习传达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动员系统上下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抓好贯彻落实,全力争取“开门红”。

  “2021年,全市发展改革工作成绩斐然,服务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投资关键作用进一步凸显,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树立,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郭守印表示,“2022年,我们要锚定‘一个’目标,强化‘两个’支撑,实现‘三个’突破,突出‘四项’职能,发挥‘五部’作用,大干快干,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准确把握“时”与“势”,始终锚定“一个”目标,确保经济增长、各项工作在全省“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确保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突出氛围和干劲,持续强化“两个”支撑。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3个保障组作用。增强专业素养,精准把握政策方向,科学预判发展趋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全力实现“三个”突破。在抓好能耗、土地等狭义要素保障基础上,用好政策利好、发挥“人”的积极作用,确保要素保障实现突破;紧抓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机遇,大力发展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确保能源结构调整实现突破;实施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医养健康、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科技研发六大提升行动,确保服务业提质实现突破。

  聚焦主责主业,突出发挥“四项”职能。做好统筹谋划,开展“5+11”重大课题研究,加强规划计划编制实施,建立改革典型培育机制。强化形势分析,提高精准性、超前性,及时开展预调微调。围绕“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目标,加强对比分析。积极向上争取,既争取中央“七大政策取向”和省政府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红利,又全力争取上级各类示范、试点等。

  持续强化担当意识,充分彰显“五部”作用。围绕项目建设,当好“作战部”。抓好省市县重点项目,债券项目推进;抓好“七网”建设和制造业投资攻坚。围绕战略实施,当好“协调部”。谋划更多黄河战略重大项目,探索建立跨省合作示范区,更大力度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当好“推进部”。优化“十强”产业布局,明确各县(市、区)主攻方向;强化“两高”项目管理,规范沿黄重点地区工业园区。围绕发展底线,当好“保障部”。抓好能源、煤炭消费管理,出台碳达峰工作方案;做好煤电油气运供应保障;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围绕社会民生,当好“服务部”。做好对口支援协作、乡村振兴、人口发展、价格监测等民生实事。

稳中求进,推进商务高质量发展

——访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银东

  ■ 本报记者 赵宗锋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多措并举驱动‘三驾马车’。作为驱动‘三驾马车’的主力之一,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责任重大、任重道远。”1月17日上午,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银东表示,2022年,全市商务投资促进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将踔厉奋发、勇往直前,劈波斩浪开新局、稳中求进再启航,推进聊城商务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过去的2021年,全市商务系统干部职工直面困难和压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齐心协力稳外贸、稳外资,全年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值均创历史新高;创新思维抓招商、促消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多措并举抓改革、促创新,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张银东表示,2022年,招商引资要在“实”上下功夫。围绕重点产业集群,整合包装项目,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上市公司等高端目标企业定向推送,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组建产业企业联盟群组,强强联合,协同发展;建立与商协会常态化沟通机制,扩大招商信息资源渠道。积极开展委托招商、中介招商,借助大数据、第三方资源优势,筛选企业、匹配项目,为企业成功合作牵线搭桥。

  实际使用外资要在“质”上下功夫。聚焦重点产业,着力引进世界500强、全球行业领军企业,扩大制造业利用外资规模。强化产业链招商,推动与耐克森、希杰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实现增资扩股。坚持“线上线下”结合,积极组织参加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等系列活动;借助进博会等展会平台,创新“展会招商”模式,变参展商、贸易商为投资商;深化与日韩经贸合作,对现有日韩企业开展“二次招商”。

  外贸进出口要在“调”上下功夫。用好国家级展会平台,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国际知名专业展会。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发挥欧亚班列等平台载体作用,巩固欧亚市场。推进市政府与招商港口开展战略合作,鼓励企业进口关键零部件和成套设备,优化进出口结构。支持外贸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加快省级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建设。发展服务贸易,支持文化、技术类产品进出口。

  扩消费要在“促”上下功夫。开展汽车、家电下乡巡展,开展美食、老字号嘉年华,开展电商进商超、进企业、进市场等活动,促进大宗消费、激发餐饮消费、提升线上消费。加快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加快建设社区生活网点,打造“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圈”。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开展“乡镇商贸中心建设示范县(市)”创建工作。指导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提升示范水平,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培育“直播网红打卡地”。

全力推动聊城乡村振兴走在前

——访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王同章

  ■ 本报记者 刘敏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击鼓催征、奋楫扬帆,科学谋划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充分发扬‘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作风,必将引领聊城经济社会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1月17日,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王同章表示,市农业农村局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培优树牢农业大市生产优势,全面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村电商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坚定不移推动聊城乡村全域提升、全面振兴。

  2021年,市农业农村局扎实推进稳粮保供等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全市农业农村主要发展指标稳中向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全国智慧畜牧现场会、全国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消费帮扶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市农业农村局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绿色食品认证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王同章表示,2022年,市农业农村局将巩固根基扬优势、补齐短板强弱项,担当作为抓落实、攻坚克难求突破,全力推动聊城乡村振兴工作在全省争创一流、走在前列。

  确保“五个绝不容失”。今年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绝不容失,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绝不容失,落实好耕地保护建设硬措施绝不容失,抓好安置区建设绝不容失,维护好农村稳定绝不容失。市农业农村局将把“五个绝不容失”作为不可逾越的纪律底线、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2022年,市农业农村局将着力加强乡村产业载体建设,深入推动“链长制”。研究出台农村电商扶持政策,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电商人才实训培训,吸引农村电商机构及人才来我市运营发展,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全面提升乡村建设品质。市农业农村局将与相关部门一道,高质量完成乡村清洁“六治”攻坚行动,以宜居社区、产业园区、田园景区“三区联建”为引领,协调推进镇村管网和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六化”,2022年建设36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切实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健康发展。深入实施“十百千”示范创建行动,建立完善“市级统筹、县管镇抓、抓镇促村”和“主体在县、延伸到乡、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采取资金奖补、示范带动、动态管理等方式,激励引导争创乡村振兴示范区,2022年评选2—3个示范乡镇、20个左右的示范村、100个左右的示范网格。

紧紧抓住制造业这颗“定盘星”

——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峰

  ■ 本报记者 尹腾淑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我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下一步的工信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1月17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要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坚持把制造业作为主战场,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牢牢掌握战略主动,以工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作为主抓全市工业经济的职能部门负责人,高峰时刻都有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要主动作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制造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只有紧紧抓住制造业这颗‘定盘星’,聊城才能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如何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表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为抓手,聚焦制造业十大产业,突出企业发展主体、创新主体作用,着力锻长板、补短板、强企业、优服务,重点在做优做强产业链上实现新提升、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上实现新提升、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上实现新提升、在推进新基建建设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上实现新提升,奋力谱写工业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新篇章。

  2022年,随着我市智能化技改三年行动计划进入收官之年,在众多的制造业企业中,“智能化”一词的出镜率明显增加。位于阳谷高端制造产业园的海之信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建设项目,主要从事新型复合材料LFT-D托盘等复合材料制品的研发、设计、推广和应用。“新材料+智能制造+物联网”模式是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大亮点。智能化生产线的使用,将使该项目建设成为中国复合材料行业首家“黑灯工厂”。

  “黑灯工厂”意味着无人化生产、24小时不间断生产。如今,越来越多这样的生产模式,在聊城诸多制造业企业得到了充分应用,加快了“聊城制造”向“聊城智造”的转变进程。

  “先人一步,才能快人一拍。”提起下一步的行动计划,高峰说,“收官之年,我们要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为关键抓手,引领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转型增添澎湃动力。”

  2022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改全覆盖,并向规下小微企业延伸;在“一县一策”“一业一策”的基础上实施“一园一策”,促进要素精准对接和项目落地实施,培育市级智能化技改工程服务商;创新技改推进模式,加大国家、省惠企政策争取和市级技术改造设备投资奖补激励,增强政策保障,激发企业增投资促转型的积极性。

数据赋能,高标准谋划数字聊城建设

——访市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何顺刚

  ■ 本报记者 岳耀军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催人奋进,我们倍受鼓舞,大数据系统坚决落实会议精神,力争数字强市建设争创一流、走在前列。”1月17日,市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何顺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大数据局将持续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让数据赋能智慧城市建设,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何顺刚说,市大数据局立足服务全市中心工作,聚焦数字聊城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大数据在“优政、惠民、兴业”中的基础支撑和创新驱动作用。率先发布全省首个地级市“城市大脑”,不断优化事项管理、视频会商、融合通信等功能;牵头推进政务领域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爱山东”App聊城分厅服务能力;探索创建“无证明城市”,打造便民服务应用场景,切实提升民生公共服务水平。

  “2021年推出的‘银发绿色通道’应用场景,解决了老年人出行‘无码通行’问题。‘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五个一批’(清理一批、压减一批、替代一批、取消一批、减免一批)减证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办事面临的堵点、难点、痛点,持续促进营商环境优化。”何顺刚说,“城市大脑”已在民生服务、公共安全、精细治理等领域提升城市管理,并悄然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针对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何顺刚表示,2022年,市大数据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标准谋划数字聊城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着力实现“四个突破”。

  着力在基础支撑上实现突破。着力提升“城市大脑”支撑能力、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做好云、网、端的安全管理。

  着力在数字优政上实现突破。着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数字机关建设、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建设。

  着力在数字惠民上实现突破。着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场景建设。

  着力在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着力加强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机关队伍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等。

  何顺刚说:“今年市大数据局将加大数据汇聚力度,继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数据应用品牌活动,打造200个大数据创新应用场景。全面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数据赋能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切实抓好县区四星级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何顺刚介绍,目前,聊城“城市大脑”已接入20多亿条数据、6万多路视频摄像头,下一步将逐渐丰富各类感知体系建设,构建水城智能体,让城市变得更“智慧”、更“善解人意”,早日实现“能感知、能思维,有决策、有温度”的城市发展目标。

编辑:庞玉伟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