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亚杰
本报通讯员 刘胜男
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月17日,记者从冠县人大常委会了解到,2024年以来,冠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加强金融工作监督,推动政银企对接,督导金融系统服务实体经济政策落实落地,为冠县经济发展赋能。
为中小企业蓄力
“我提交的《关于银企互助的建议》,县人大常委会非常重视,将此建议重点督办,全程跟踪监督政府金融部门与银行机构对接,引导支持多家银行推出了中小企业贷款新产品和系列化、便捷化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的问题。能为中小企业发声、为群众解决难题,我很自豪。”1月17日,冠县人大代表轩学中说。
在重点建议督办过程中,冠县人大常委会与县金融运行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共同前往浦发银行冠县支行和冠县齐丰村镇银行,了解两家银行针对中小企业制定的最新贷款措施和具体授信情况;同山东润昌农村商业银行实地走访多家企业,共同探讨多渠道融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组织引导银行机构创新推出灵芝贷、樱桃贷、酥梨贷、蓝天环保贷等特色信贷产品,为外出经商冠县籍人员推出“农商乡情贷”。
通过“冠县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金融支持“三农”主体、中小微企业5.73万户,投放贷款348.2亿元,银行机构平均贷款利率降低2.03个百分点,节省融资成本3.2亿元。
为钢板产业引资
作为钢板产业特色县,冠县现有钢板加工企业1200余家,年产能1600万吨。据统计,目前冠县钢板加工企业约100亿元融资需求通过“托盘模式”解决,综合成本11%以上,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矛盾日益凸显。为帮助钢板企业降成本、增效益,提升金融精准支持钢板产业链供应链能力,冠县人大积极探索政银企对接新模式,助力金融部门按照“政府主导、国企运营”模式,创新研发了“冠之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辖内外金融资源,提高钢板供应链融资规模和扩大信贷覆盖面。
目前,该平台已注册意向融资企业140家,4家银行完成合作准入,3家银行上报总行准入中,工商银行、莱商银行、齐鲁银行、润昌农商行通过平台为冠县18家企业放款3.29亿元,企业融资成本低于5%,与“托盘模式”相比降低了6个百分点。
为金融授信护航
“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企业坚持诚信经营,才能引得来资、获得了利、立得住根。”冠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钢板加工产业链链长朱明宪说。
为提高冠县“信用促发展”水平,冠县人大常委会带领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冠州国际陆港供应链有限公司赴新泰市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考察工作,学习“信易贷”等经验做法。
考察组通过参观新泰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信用大数据创新实验室,详细了解信用平台在数据收集、银企合作推进及服务县域重点产业客户等方面的情况;学习如何通过信用实验室实现“数据—信用—信贷”,推进信用数据价值变现和金融业务场景应用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就信用平台构建、数据收集分析、信用促成信贷、社会信用完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冠县人大常委会推动多部门联合构建以信用换信贷数字化体系建设,拟通过打造集中开放便捷的数字信用模式,筛选信用优质客户,让银行能够更加高效、放心地为冠县企业授信。同时,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树立冠县企业诚信品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企业发展赢得更多机会和助力。
2025-01-24 10:01:07
2025-01-24 10:00:15
2025-01-24 09:57:32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2024-12-27 08:40:35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