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吕晓磊
本报通讯员 程源 赵立美
如何更好地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临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村企联建为抓手,开展“村企联建·强村共富”行动,推动资金、人才、技术、项目下沉乡村一线,实现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企业发展。
村域资源“活”起来
“以前哪里敢想自己村里就能建起轴承市场,不出村就能买卖轴承。”11月29日,在潘庄镇宋齐寨村,李庆海开心地向记者介绍自家的轴承门市。这样的个体工商户全村共有200家左右,此前,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附近没有正规的轴承交易市场,“虽然我们每次买卖的产品数量不多,但是交易次数比较频繁,村里没有正规市场,特别麻烦。”
群众有需求,就得想办法满足。宋齐寨村与村内龙头企业山东蓝宇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合作,村党支部解决“地”的问题,以4亩集体土地入股,企业解决“物”的问题,出资购买钢材、防盗门窗等基础设施,共同建成拥有50余个摊位的宋齐寨轴承市场。
宋齐寨村已盘活低效土地资源500余亩,以村集体土地入股建设临清市轴承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园、数字赋能产业园、中博轴承文化科创园3大产业园区,引进优质企业40余家,建成高标准生产车间30余间,年产值达到6亿元,村集体分红120余万元。
集体经济“强”起来
烟店镇冯圈村靠近漳卫河,村里的土地大多都是闲置的河滩地。村党支部把全村土地进行统一流转并整合利用,种植大豆和花生,为冯圈村带来了丰富的油料作物资源。
“能不能想办法把我们的大豆花生再利用,提高经济价值?”今年上半年,党员冯元华在村党员大会上提出的建议,让党支部书记冯连增眼前一亮。随后,村集体与临清市敏捷轴承有限公司等七家村内企业合资成立了豆油公司。
冯连增算了一笔账,七斤半大豆可以榨出1斤豆油,出油率约13%,每天可生产豆油约1100斤,日利润1650元左右;两斤半花生可以榨出1斤花生油,出油率约40%,每天可生产花生油约2500斤,日利润2625元左右,总体算下来,预计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增收25万元。“村里有钱了,百姓的日子就更红火了。”冯连增说。
农民腰包“鼓”起来
在尚店镇司洼村,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已有近十年历史。该村联合企业把闲置庭院改造成了“菌菇小院”。
去年,村里联合福鑫家庭农场投资建设了6000平方米的绿色循环发展基地,专门发展平菇、黑木耳、冬虫夏草等食用菌产业。对每年产生的近6万亩植物秸秆、边角料,10万吨畜禽粪污进行综合利用,制成菌种营养袋。车间每年产生的近1万吨旧菌棒、废料,可以作为大棚基土和肥料。
菌棒制作、栽培和食用菌的分拣、采摘、日常管理等工作,都是由周边村民完成的,祝维辉就是其中一个。“我现在一个月能挣到3900块钱,工作不累还能照顾家,这都是以前不敢想的好事。”祝维辉说。据了解,跟祝维辉一样在基地工作的有300余人,他们不用远离家乡就能赚到钱,老百姓都亲切地将该菌种车间称作“家门口的致富车间”。一年下来该基地可增加农民收入150万元。
2024-12-08 09:06:40
2024-12-08 09:04:57
2024-12-06 17:14:56
2024-11-21 08:52:06
2024-11-13 14:35:34
2024-01-26 09:11:53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