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金斗营镇地处两省四县交汇之地,地理位置优越,有着辉煌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孔子著名弟子子路曾长期在此居住,并有仲由负米孝双亲的典故,辖区内子路堤村因此而得名;秦始皇统一六国,“南修金堤挡黄水,北修长城拦大兵”,金斗营境内尚存秦皇堤遗址,现吴台村名源于此;汉光武年间黄河从境内穿过,水陆码头繁盛,商贾云集,货积如山,有日进斗金之称;黄河改道,治理洪水,金堤河穿境而过,水源充足,千亩莲花开碧池,莲花池村现仍有大片荷塘;抗日战争时期,一场金堤阻击战,青山有幸埋葬革命烈士身躯,建设纪念园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彰显了该镇群众的红色情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了全面部署,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产业振兴,要深挖本土特色资源、推动产文旅融合发展,做好特色文化这篇大文章,为乡村振兴凝心铸魂。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科学研判当前发展态势,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坚持优化一产,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确保粮食安全;持续巩固二产,扩容提质增效,保持工业发展势头;努力壮大三产,挖掘特色文化,实现重点突破。以“产业强镇、项目兴镇、文化富镇”为目标,全力延链补链强链,深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弘扬孝善文化,倡树文明新风。孝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老友善,是对中华儿女的道德要求。一是深挖历史文化,激发时代活力。子路百里负米奉双亲的典故,可谓家喻户晓,百姓感念孝义更村名为子路堤村。镇党委、政府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大力弘扬孝善文化,建设子路堤南一村省级美丽乡村,依托金堤河打造子路堤旅游文化发展片区。二是举办大型活动,创新宣传方式。辖区内莲花池村自发组织成功举办两届“河灯会”,将各式各样的河灯点亮一起放到金堤河中随波而去,以此怀念已故的至亲,寄托沉痛哀思。镇党委、政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抓住时机,筹划规模盛大的第三届“河灯会”,营造了“万人同唱一首歌,歌颂父母感念恩”的盛况,将社会主旋律的孝善文化广泛做足宣传引导。三是结合重点工作,倡树文明新风。组织开展“晒庭院、比孝心”活动,大力弘扬尊老爱老优良传统,采取“公开晒”“典型带”的方式,将“信用+积分”管理制度和“美丽庭院”创建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激励引导广大群众和家庭从自身做起,将良好品质、孝善家风代代传承下去。大力宣传胡张新村、莲花池村端午重阳爱心捐物孝敬村内老人的活动,引领全镇敬老孝亲新风尚。
传承红色基因,点亮复兴之魂。金斗营镇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树立了一座座红色丰碑,这里传承着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依靠群众的制胜法宝。七十多年前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尽,仍有许多烈士长眠在金斗营这片土地上。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文化”,2014年,在省侨联驻金斗营“第一书记”和市纪委“双联共建”工作组倡议和帮助下,镇党委、政府,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修建金斗营抗日烈士纪念园,把纪念园作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传承。每年清明节,镇机关工作人员、附近人民群众及学生纷纷祭奠革命先烈,全面激发全镇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激励大家常亮“红色信仰之灯”,争做有理想、有信仰、有本领、有担当,与时代同心、同向、同行的时代新人。
聚焦特色产业,助推文旅融合。金斗营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多年来,一直努力探索开发莲藕种植产业,依托辖区水域优势及种植技术,重现历史盛景,增加群众收入,带动三产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经过长期调研、精心谋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金斗营镇实际的莲藕栽培模式,流转辖区莲花池一村至斗虎店西村金堤河两岸河滩地,全程9.7公里,共计3600余亩,引进莲藕龙头企业,提升莲藕产品质效,采取“合作社+基地+电商+农户”发展模式,逐步实现该镇三产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产品优质化和市场多元化。通过发展连片种植,扩大莲藕种植规模,将莲藕产业与观光旅游深度融合,形成该镇文化旅游业的全新亮点。
下一步,金斗营镇将依托子路孝善文化、子路堤旅游景区、金堤阻击战红色教育基地、扬琴坠子文化遗产及莲藕种植等特色优势资源,借助已经成型的“河灯会”,组织开展“荷花节”“莲藕会”等主题节日。通过发展特色游、风情游、文化游等旅游项目,打造金堤河片区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将文化宝库展现在大众面前,形成集观光、游乐、休闲于一体的全域文化旅游产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文化产业力量。
2023-04-07 14:54:46
2023-09-12 14:52:35
2023-03-28 14:50:42
2023-09-15 18:08:33
2023-08-30 17:20:00
2023-08-01 14:55:58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