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赵永斌
1月9日,冬日的阳光安静地照射在马颊河上,河畔高唐县三十里铺镇孙庄村所开设的网络直播间里却非常热闹。
近年来,孙庄村将“文化生意经”越念越响,精心打造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俗产业链。
麦秸画线上热销
高唐麦秸画非遗传承人李志海是孙庄村网络直播间的常客。麦秸画是古老的民间艺术,选材于小麦秸秆。李志海吸收先辈创作精髓,将麦秸画工艺进行创新完善,形成颇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随着孙庄村和麦秸画知名度的扩大,许多客户慕名订购,我们制作的麦秸画产品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格外畅销。直播以来,仅麦秸画一项销售额就达到10多万元。”李志海说。
不满足于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李志海在县文联和三十里铺镇政府的帮助下,在正实施“文化兴村”战略的孙庄村建起了两间工作室。目前,他已带起一支20余人的麦秸画专业创作队伍。
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了好平台、好帮手,李志海的麦秸画越卖越火。“经过直播带货,现在麦秸画格外畅销。价格最便宜的100多元,最贵的6000元,预计春节前销售额可达20余万元。”李志海满怀信心地说。
股份合作引领“文化兴村”
在孙庄村,不仅有麦秸画达人李志海,还有根雕达人囤景义,版画达人刘青田,剪影、布艺达人张桂英,剪纸达人陈忠水、刘红丽,葫芦达人李勇,指画达人刘臣,木板烙画达人王玉水……
一个小村,有何魅力能吸引来这么多“民俗大咖”?原来,孙庄村是当代著名画家孙大石的故里。孙庄村党支部借助名人效应和文化优势,实施“文化兴村”战略,成立了多个民间文艺组织和麦秸画、工艺葫芦、根雕、剪纸、书画等民俗工作室。
有了文化底蕴,孙庄村确定了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实行“合作社+民协+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发展思路,重点打造麦秆制品、葫芦、剪纸和扇面4大产业。村党支部书记陈忠岚介绍,根据约定,孙庄村合作社以书画院等经营性资产和劳务服务入股,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以10余种文艺作品资源入股,成立销售运营公司两家,对产品进行包装、销售。
“孙庄村实施‘文化兴村’战略,俺有这一技之长,就得拿出看家本领来!”62岁的根雕达人囤景义说。
“文艺范”带来“文艺饭”
有不少就业困难的群众,在李志海的工作室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村里的青柠文创工作室等也提供多个岗位给村民和脱贫户,切实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
村里自发展文化艺术产业以来,姚瑞兰等10多名村民主动学习艺术品制作,靠一技之长吃上了“艺术饭”。“合作社+民协+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在孙庄村的成功推行,实现了合作社、农户、协会、公司的四方共赢。2022年,孙庄村仅民间工艺品一项就增收9万元,占该村集体收入的60%。
借助孙庄村搭建的创作销售平台,40余名民间艺人受益颇多,创作热情格外高涨。“俺的作品经协会和公司大力推荐后,卖价越来越好,订单越来越多。”民协会员、剪纸达人刘红丽满意地说。
2023-04-06 09:24:33
2023-04-03 16:30:09
2023-04-03 15:57:09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