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图说 > 文化聊城 >

【记录】拉闲呱

来源:聊城晚报  2025-03-31 16:15:49
A+A-

  □ 秦爱喜

  在广阔的鲁西平原上,绿树环绕的村庄星罗棋布,蜿蜒曲折的小河从村边流过。种地为生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歇息时、在夏夜乘凉时、在冬日围炉烤火的日子里,就会拉闲呱。

  首先,拉呱人肚子里是有东西的,拉得人们爱听才叫本事。拉闲呱的一般都是阅历丰富的老年人和识文解字的中年人。老年人拉呱内容多是流传的民间故事、名人逸事、朝野外传;中年人拉呱内容多来自当时流行的文学作品。爷爷属于前者,父亲属于后者。

  我的爷爷虽然身材不高但是勤劳能干。他平时不怎么说话,只有高兴了才和我们闲聊。他拉的鲤鱼精的故事,到现在仍让我记忆犹新。爷爷曾经说天上的太阳和月亮是老天爷的眼睛,它们两个轮流值班。月亮害怕黑夜寂寞,就安排了很多的星娃娃来陪着。

  比起爷爷,父亲显然是拉呱高手。他充分利用孩子们爱听故事的心理,引导孩子们顺从他的想法。为了调动我们的劳动积极性,春天去麦田里拔野菜,夏天拾麦穗,秋天帮着扒玉米、扒棉桃,冬天捻玉米粒……只要是他领着我们干活,一定会给我们拉闲呱。《艳阳天》里的萧长春和他儿子小石头,《林海雪原》里的杨子荣智斗座山雕,《红岩》里视死如归的江姐和成岗……都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手里还不停地干着活儿。父亲是乡村医生,如果有人来买药拉呱中断了,等人家走了,父亲就接着拉。有时候出急诊,等他背着药箱回来,我们已经睡了,第二天问他那个故事结尾,他自己也想不起来了,有的至今都是“悬案”。如今,春节聚会几十口人,不管是从政的还是从商的,在教育行业的或是卫生行业的,一提起父亲当年讲的那些经典故事,还是会发出阵阵笑声。

  拉呱也是有规矩的,拉悬话不拉闲话,强调不要因为拉呱生出是非,否则会被人称为“老婆舌头”。村里有个媳妇说话爱捕风捉影,一个月里被好几个人找家来理论是非,真是应了那句“话越传越多,钱越传越少”的老话。

  还有的闲呱让人啼笑皆非。20世纪90年代以前,那些大河道都是要清淤的,村里年满18岁的男人都要出工,他们累了一天,晚上住在窝棚里拉闲呱。爱说笑话儿的李大哥就逗一个憨厚的小伙子说,你是你爹娘捡来的孩子,是不是有好吃的先给你弟弟?是不是有活先让你干?打架了每次都是熊你?小伙子越想越不对,于是连夜跑回家,把他娘吓得不轻。他一进门儿就跪在地上磕头,要求父母说出他的亲爹亲娘在哪里,气得他娘拿鞋底揍他。这事一时间成了笑谈。

  听说城里时兴陪聊师,陪有钱有闲的人聊天就挣钱。如果属实,估计退休后的历史老师和语文老师是最好的人选吧。

编辑: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