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民族文化符号也需要不断创新。但创新绝不是从传统符号到现代符号的简单更替,而应更加丰富充实
“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2021年,动听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可可托海成为年轻人向往的旅游地。
前不久,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学生用舞剧重新讲述了“可可托海”的故事:这里不只有牧羊人凄美的传说,更承载着一段关乎民族精神和国家命运的共和国往事。舞剧《可可托海》讲的是发生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一段真实历史:上世纪50年代,为发展新中国核工业,“可可托海”的地名被编号“111”取代。一群优秀的地质专业学生汇聚至“111”,从此隐姓埋名,为国家的事业奉献了一生。
剧中,独轮车的反复出现,展现了当时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当地恶劣的交通条件,也隐喻着独立自主的奋斗精神;远山、星空、白云、蓝天等舞台布景体现了可可托海各族人民内心的纯洁、无畏和赤诚;红色绸带贯穿全剧,是每个可可托海地区人民爱国情怀的象征……这些形象是一个个文化符号,在传播仪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形象在符号传播中彰显,民族精神在符号共享中凝聚。可可托海是中国的一个地域符号,也是蕴含着中国精神的民族文化符号。舞剧《可可托海》用民族舞蹈语言进行艺术化叙事,将地域文化进行符号化升华。
当今中国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民族文化符号也需要不断创新。但创新绝不是从传统符号到现代符号的简单更替,而应更加丰富充实。这就需要寻找和树立一批体现中国精神、展现时代特色、具有文化内涵的形象符号,用这些饱含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符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舞剧《可可托海》做出了一次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期待今后有更多的“可可托海”,推动民族文化符号的时代创新。(臧 宁)
2024-04-25 16:52:55
2024-04-25 16:49:21
2024-04-25 15:52:00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