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英东
先入为主的标签化思维,往往会带来认知偏差与认知冲突。近日,陕西西安一物业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一事引发舆论关注。究其原因,是人们看到“物业”一词时,首先想到的是“保安保洁”,难以将其与“高新技术”联系起来,产生了违和感。
在公众的认知中,“硬核”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更贴合“高新技术”的定义。其创新逻辑遵循“硬科技”特征,即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目标导向是高效生产高性能产品,知识性质以隐性知识为主,可模仿性较低,回报周期较长。以华为5G技术为例,其研发历经十余年,投入超千亿资金,形成从芯片设计到通信协议的完整产业链。这种创新需要长期积累的基础研究、工程化验证和产业生态构建。
而服务型企业的创新则更偏向技术应用的“软模式”,即以经营策略创新为驱动力,目标导向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并实现盈利,知识性质以显性知识为主,可模仿性较高,回报周期较短。例如,美团通过算法优化配送路径,滴滴利用大数据预测出行需求,这类创新本质是商业模式与技术应用的结合。
在笔者看来,技术应用与技术创新同样重要,高新技术既要服务于生产,也应服务于生活。从官方披露的公示信息看,该物业公司被认定的依据包含8项软件著作权,涵盖“房屋住宅物业维修自动化信息管理”“智能小区能源管理”等系统。这类技术应用本质上是物业管理流程的数字化改造,即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开发“一键化”线上缴费、报修等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效率。这些,也都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高技术服务”的范畴。
技术应用与技术创新的差异,本质在于是否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商业价值转化。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企业需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近年来,官方公布的“高新技术企业”公示名单中,山东青岛、浙江杭州、福建福州、河南郑州、广东广州等多地的物业管理公司,通过智慧化转型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由此可见,只有撕掉“物业”与“高新”的双重标签,才能回归创新的价值本质,让高新技术真正成为推动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引擎。
2025-04-15 10:54:20
2025-04-15 10:27:42
2025-04-15 10:26:3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