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丽
近期,苏州相城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张亥秋“红”了,这缘于苏州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的“换位跑一次”行动。相城经开区安排了包括副局长张亥秋、科长王铭科在内的7名机关干部脱产两周,全流程沉浸式体验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岗位。张亥秋将从事外卖工作时所写的4000字“外卖日记”梳理、总结成《提升暖蜂驿站服务效能,打造“奔跑者”温馨港湾》调研报告。对“副局长送外卖”沉浸式找问题的行为,网友不吝好评。
尽管这种体验方式已不新颖,但群众关注的主要是苏州市干部放下架子扎实为民的工作作风。若非这次换位体验,就不会有张亥秋“尽管驿站的设施配置齐全,但因为选址的原因,使用率并不高”的发现;也不会让王铭科意识到新就业群体的诉求——为了跑更多的单子,希望暖蜂驿站提供更换电瓶的服务……这表明,只有真正深入基层、悉心体察,才能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反之,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报表,就难以从细微处感知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痛点、难点,容易导致盲目决策。
张亥秋等人的“换位跑”行动,为其他政务部门如何服务群众树立了榜样。他们的调研,不是“网来网去”的调研,更不是“打卡式”的调研,而是实实在在地摘下工牌、换上工装,深入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风里来雨里去穿梭在大街小巷,去切身体验新就业群体的日常,深入感知新就业群体的需求,从而帮助政府制定出更精准的政策来服务这一群体。这种“脚沾泥土”的调研,相比坐在空调房里拍脑袋得出的结论,来得更实在、更接地气儿、更贴近民心。
当然,调研只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核心。目前,相城经开区参与“换位跑”的机关干部已重返各自岗位,本次行动搜集的十几个问题,部分已经得到解决,而有些问题则需要跨部门协作,解决过程需要时间,值得我们期待。可见,张亥秋们的调研,不是打卡留痕的“行为艺术”,更非形式主义的作秀,而是体验接续的“问题发现—即时反馈—及时整改”机制。
“副局长送外卖”“科长跑滴滴”,让我们见证了苏州市机关干部主动下沉一线深入了解民众需求的务实作风;看到了“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以及运用用户思维,通过反馈建立问题台账,并动态清零的解题智慧;看到了知行合一的行动力。若更多城市能以此为镜,培养出更多既能“俯下身”感知民生冷暖,又能“跳出来”推动制度创新的干部,那么,中国基层治理必将涌现更多“带着烟火气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共情与共治的双向奔赴。
2025-04-01 11:31:51
2025-04-01 11:05:59
2025-04-01 11:12:09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