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牢民生底线 增强群众幸福感——2025年全市重点工作深入解读之九
■ 本报记者 赵宗锋
春风至,岗位来。2月10日,在开发区国际会展中心广场,以“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为主题的聊城市2025年“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暨大型招聘活动举行,400多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了1.3万多个工作岗位。根据规划,整个“春风行动”期间,全市将举办20多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各类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4年,我市加大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帮扶,精准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持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托起群众幸福生活。
不仅如此,2024年,我市全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优化群众居住环境,扎实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求实效,坚持把有限财力最大程度用于民生事业,民生支出占比超75%。
城乡低保标准提高了,老旧小区加快改造,普惠性幼儿园越来越多,村卫生室条件越来越好,书房和公园就建在家门口……一系列新变化、新气象正有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至上,民生为先。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本质要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提质增效。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络,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聊城,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2月6日召开的全市“作风深化、实干争先”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上更是提出,要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深入了解群众实际需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强化部门协同、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建立健全协同机制,以更高治理效能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民生为先,就要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把事情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我们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锚定能力强、服务优,发展好、群众满意的目标,大力实施三个‘十大行动’,构建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基层卫生、中医药、健康促进五大体系,强化党建引领、系统集成、闭环管理、过程评促、宣传推广和安全固底六项保障,提供优质高效、系统连续、公平可及的卫生健康服务。”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月莲说。
民生为先,就意味着要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络,持续优化幸福指数。“我们在全市率先建成18个镇街体检中心,60岁以上老人体检率全市最高,研发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和智慧健康地图,建立全民健康档案。”冠县县委书记张学宏说,通过开办355处新农村幸福食堂,惠及3.19万名老年人。
民生为先,就意味着经济发展越是面临压力,越要干成一些高性价比、温暖人心的事情,把一个个“小而美”的民生项目抓实落地,给群众带来更多可感可及的幸福。今年,市两会再次列出重点民生实事清单,并确定了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扩容项目、城镇公共充电设施建设项目、主城区净水供应能力提升项目等10个重大民生项目,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民生为先,还意味着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专项行动,稳妥处置存量债务和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打好“保交房”、安置房建设攻坚战,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多措并举做好食品药品、能源保供、公共卫生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在东昌府区,葫芦产业和棉服产业向新向好,以产业发展为关键富民增收;在茌平区,正通过构建“分质供水”新模式,增加直饮水入户供应,给群众带来更大便利;在莘县,“鲁西嫁接工”入选省级特色劳务品牌,全县3万余名嫁接工,人均年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在度假区,创新建立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带给群众更多和美生活……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新春新跨越,民生更厚实。可以预见,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兜牢民生底线、优化公共服务、繁荣文体事业、坚守安全底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民生温度”就一定会更加可感可触,群众的好日子,也就一天比一天更具体、更欢腾。
记者手记
当好群众“知心人”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座城市的繁荣,不仅要看经济增长速度,更要看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坚持人民至上,扎实改善民生,需要各级各部门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吃透百姓心头事,当好群众“知心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民生无小事。很多群众感受深刻的难点、痛点,可能看起来问题不大,但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起来也就需要在深入扎实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强化部门协同,增强系统性和整体性。尤其是对一些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要把握其内在规律,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对长期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更不能推诿逃避,而是要以钉钉子精神,锐意改革创新,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2025-02-24 08:52:48
2025-02-21 15:33:54
2025-02-21 15:06:35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