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学
假日里,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书店,享受读书带来的宁静与惬意。推进全民阅读、共建精神家园是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部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顺应时代需求的全新阅读方式,城市书房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城市凝聚力提升、居民幸福感提升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建设城市书房,是擦亮城市文化名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可以大大增强城市综合影响力。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书房需要加强整体规划和布局。比如:与公立图书馆、文化机构、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可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市书房的志愿服务、捐赠等。在共建模式上,逐步探索“政府+社会”共建、“图书馆+书店”加盟连锁、“图书馆+旧厂房”改建、“图书馆+社区”“图书馆+景点”“图书馆+公共场馆”“图书馆+民宿”等新路径、新模式。
与公共图书馆相比,城市书房环境布局灵活、阅读氛围好、服务更加精细,具有分布广泛、覆盖面积广、多元业态融合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增强吸引力,增加阅读兴趣。书房利用节假日开展读书会、讲座、展览等各种公益活动,与出版社、社区、学校以及本地作家建立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新书阅读会和作家见面会,开展“书香城市·阅读生活”系列活动以及“阅读进社区”“阅读进校园”等公益活动,有的读书会采用了“翻转课堂”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市民的参与,让活动品牌越来越响亮。
提升服务质量,是做好城市书房建设的重要因素。有的书房主动延长服务时间,甚至是24小时不打烊,提供全天候服务。白天工作繁忙的上班族,下班后可以选择在附近的城市书房阅读,给大脑“充电”,还可以徜徉在城市书房温馨的氛围中,品一杯咖啡,赏窗外美景,消除一天的疲劳。
城市书房建设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应将其纳入重议事日程,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从资金、资源、技术等方面支持城市书房的建设和发展,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书房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城市书房建设及使用的监管,确保城市书房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强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逐步形成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的有效管理,为市民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空间。
2025-02-13 09:55:31
2025-02-12 16:24:43
2025-02-12 15:59:45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2024-12-27 08:40:35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