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短视频、短剧风靡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竟然开始回归电视屏幕,甚至追起了《新闻联播》。曾经几乎被视作“父母专属”的电视,如今在年轻人中悄然“逆风翻盘”。笔者与朋友交流时,也有不少人说家中电视又响起了《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听后觉得心里踏实、安稳了不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收视数据更令人瞩目——第三季度收视份额达30.81%,创今年以来三个季度新高,达6年来同期最高。CCTV-1黄金档更是凭借《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同比实现了39%的大幅增长。
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电视节目的“天花板”有被打破的迹象。短视频虽然传播迅速、灵动有趣,看多了却难免出现“信息疲劳”。短视频平台在大数据及算法加持下,提供了过度且重复的信息刺激,带给人的只是浅层的情绪价值,情感满足来得快,去得也快。年轻人渐渐意识到,相较于短视频,有时又渴望有更加深入、丰富的内容可供细细回味,而制作精良的电视节目可提供这种深度陪伴。如果把短视频比作“速食”,则电视节目可谓“正餐”。
正如“速食”要制作精品,“正餐”也需要进行突破。在公布的收视数据中,有一点引人关注,观众的回归并不局限于新闻类节目。随着文化综艺节目的创新和正能量剧集的加入,传统电视内容正在“破圈”。比如,《非遗里的中国》《山水间的家》等文化节目中没有“高歌”和“悲鸣”,以“平静”的状态,给人们带来情感慰藉,与观众的情感连接更紧密。
“3分钟读完一本名著”“5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一口气看完一部剧”……其实,在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的当下,除了拿出整段时间阅读、观影之外,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去学习并非没有意义,简单以“碎片化”否定短视频这一新型知识传播形态并不可取。我们应当承认,短视频是“信息快餐”,可以加快人们筛选有效信息的速度,但是无法取代“正餐”,因为少了时间的发酵,“快餐”还是缺乏了一些营养和回味。
在“速食”丰富的今天,我们还需要“正餐”吗?答案不言自明。平衡好“正餐”和“快餐”,生活才更有滋味。“正餐”是人们成长所必需的、长久的、持续的、具有仪式感、培养自省力的精神食粮,需要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细细品味。“速食”则是工具性的、调味的,满足临时或明确诉求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努力将优质内容传播得更远,才是“速食”和“正餐”的意义所在。
2024-11-04 09:12:54
2024-11-04 09:03:32
2024-11-04 09:02:34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