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聊诚评 >

聊诚评|莫让“一口价”成为沉没成本

来源:聊城晚报  2024-06-19 09:24:37
A+A-
分享

  □ 张英东

  装修公司宣称“一口价”22万元,却在装修开始后多出了8万余元的增项费用……据《法治日报》报道,前不久在北京买房的蒲女士准备装修房屋,为求省心与某全包装修公司签订了合同,不料装修时产生的增项事宜和施工纠纷给她带来不少麻烦。

  一些装修公司以“一口价”“全包价”等名义对外宣传,签了合同之后装修到一半,却以各种名义增项、加价,让先前谈好的“一口价”变成了沉没成本。装修公司的“一口价”宣传与实际行为的不一致,是对消费者的极大伤害。

  蒲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而是全包装修行业普遍存在的“合同增项”问题的一个缩影。装修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往往利用消费者对专业术语的不熟悉以及追求便捷的心理,以“一口价”作为诱饵,实则在合同条款中留有诸多增项空间。这种“低开高走”的策略,表面上看似划算,实则是对消费者信任的透支。诚信是社会的基石,装修公司的短视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损害了社会的整体信任度。

  装修增项之所以频繁发生,与行业监管的缺失不无关系。当前,装修行业的规范性文件虽然存在,但在执行层面往往流于形式。一方面,装修合同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缺乏对增项范围、标准、计算方式的明确界定,给不良商家留下了操作空间;另一方面,装修质量监督和价格审核机制不健全,导致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维权之路往往漫长且艰难。因此,加强行业监管、细化规范合同条款、建立有效的第三方评估和监管机制,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面对装修市场的种种陷阱,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觉醒显得尤为重要。在选择全包装修前,应详细比对多家公司报价,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必要时可咨询专业人士,避免因条款模糊而掉入陷阱。同时,积极了解装修的基本知识,对于报价单中的每一项费用做到心中有数,对任何口头承诺要求书面确认,以备不时之需。此外,利用社交媒体和消费者评价平台,分享经验,揭露不良商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市场环境。

  对于装修公司而言,短期的利润最大化不应以牺牲行业信誉为代价。真正有远见的企业,应致力于提升服务质量,建立透明的价格体系,通过良好的口碑和服务品质赢得市场。行业协会也应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自律公约,对违反规定的会员企业进行处罚,以此倒逼行业整体向规范化、透明化方向发展。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