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法治 >

拆钢架 解“堵”局

来源:聊城日报  2025-02-13 10:00:51
A+A-

  ■ 本报记者 徐冉

  本报通讯员 王希玉 沈焕平

  2月5日,当老张捧着绣有“邻里和谐使者 矛盾化解高手”字样的锦旗迈进东阿县人民法院牛角店法庭时,一场持续三个月的邻里纠纷,终于在办案法官的悉心调解下化作春风细雨。

  2024年金秋,张家小院飘满糖炒栗子的甜香。58岁的老张正忙着筹备儿子的订婚宴,对门邻居老柳家门口的钢架让他犯了愁。“老柳大哥,这钢架挡着路,准新娘可咋进门呢?”老张数次叩响柳家门环,却一直没人回应。矛盾不断升级,眼见订婚时间将至,老张无奈之下一纸诉状将老柳及其配偶告上法庭。

  立案后,法庭经调查得知,这条胡同原是柳家祖宅让出的“六尺仁义巷”,系多年前老柳的父亲主动将自家房屋往内缩3米后产生,但时过境迁,在2022年11月新颁发的老张家宅基地证中被认定为胡同。对此,老柳不予认可,便在胡同里放置了钢架,并在钢架上晾晒玉米,阻止他人使用胡同。

  “既要守护法律尊严,更要留住乡邻温度。”承办法官王芳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7次走访调查记录。深冬的调解室里,王芳请来当事人双方及其关系好的朋友、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调解。

  “书记,您给评评理,当年我家让地是不是为着‘远亲不如近邻’这六个字呀?”

  “老柳,你看咱们几个都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这老张家准儿媳进不了门,不是让村里的人看笑话吗?”……

  经过办案法官不停的调解,加上村党支部书记及好友共同的调和,双方当事人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老柳同意将钢架挪走,老张主动帮老柳卖粮。

  腊月廿三小年这天,老柳主动爬上钢架拆卸螺栓,老张也带着儿子和准儿媳前来帮忙。正月里,柳家老两口不仅帮着张家张罗起订婚宴,还按老礼送来“早生贵子”的吉祥果盒。那条曾剑拔弩张的胡同,重新飘起两家合蒸年糕的炊烟。

  “在这起看似平常的邻里纠纷中,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从‘坐堂问案’到‘上门解纷’,从‘刚性裁判’到‘柔性疏导’,牛角店法庭的法官们用脚丈量民情,用心焐热民心。当庄严法徽与传统乡约共鸣,当现代司法与古道热肠交融,便谱写出基层社会治理的和谐乐章。特别是我院蛇年收到的第一面锦旗,不仅闪耀着司法为民的初心,更映照着中华文明以和为贵的精神底色。”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艳丽说。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