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文旅 >

聊城仁义胡同上演当代仁义故事

来源:聊城晚报  2025-04-21 11:18:45
A+A-

  张德杰居住在菏泽,徐振岭居住在聊城,两地相距仅百余公里,不算遥远,但发生在两个家庭间的感人故事,却跨越了长达30年的时光。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充满温情的当代仁义故事,恰恰发生在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聊城仁义胡同。30年来,这份温情如潺潺溪流,润泽人心。

  4月15日,张德杰夫妇(中)与徐振岭的亲属在仁义胡同口合影。

  欠钱600元,铭记30载

  4月15日,在菏泽市鄄城县闫什镇经营家居生意的张德杰,和妻子郑重地捧着一束娇艳欲滴的牡丹花,来到他时常念叨的“六哥”徐振岭家中。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如今徐振岭与张德杰已阴阳两隔。走进屋内,张德杰夫妇面向已去世的徐振岭夫妇遗像,缓缓弯下腰,深深地三鞠躬,每一次俯身都饱含着无尽的敬意与感恩。随后,张德杰将1万元钱放到桌上。至此,张德杰夫妇终于了却了萦绕心头30年的心愿。“我欠六哥600元,如今还他10000元,就当是他的600元在我这儿存了30年。”张德杰说,六哥的孩子推辞不收,他态度坚决,“不收不行,这是你爸爸借给我的救命钱,必须得收。”

  记者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张德杰和二哥张德现、三哥张德聚在东昌府区东关小学东邻从事沙发生意。当时,徐振岭夫妇与家中老人居住在仁义胡同东侧,张德杰常常到徐振岭夫妇经营的早点摊上购买豆浆。“那时豆浆二分钱一碗,一毛二一壶。”忆往昔,张德杰历历在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德杰三兄弟与徐振岭夫妇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其间,张德杰帮徐振岭夫妇做了一套沙发,徐振岭夫妇便热情地邀请张德杰共进晚餐,张德杰一直铭记在心。

  1990年夏天,张德杰做沙发生意赔了钱,急需资金周转,无奈之下,他开口向徐振岭借了3000多元。“1990年的3000多元钱,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那可是一笔巨款。”张德杰感慨道,“人与人相交,贵在交心。当时六哥信得过我,把钱借给了我。”

  1992年春季,张德杰前往河南濮阳谋求发展。“离开聊城时,我连路费都凑不够,又是六哥、六嫂慷慨解囊,给了我路费,还帮忙装车。”张德杰回忆道,直到1995年,他在濮阳的生意有了起色,才有能力还了六哥2000多元,最后仍剩下600元未能还清。

  后来,张德杰曾来过聊城,却发现徐振岭夫妇早已从仁义胡同搬走,那时没有电话等联系方式,这600元欠款从此成为他不能释怀的一个心结。此后,张德杰多方询问徐振岭夫妇的联系方式,一直未能如愿。如今,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他才得以与徐振岭夫妇的家人取得联系,也终于了却了压在心头长达30年的一桩心事。“咱穷的时候,人家拉了咱一把。如今咱有钱了,绝不能忘恩负义,做人不能没良心!” 张德杰的话掷地有声。

  真情换真心 绽放仁义光辉

  在聊城的那段时间,徐振岭夫妇给予张德杰的帮助,远不止借钱这一件事。1991年11月,张德杰的儿子在聊城闸口西一家医院出生。“当时我们两口子年轻,懂得少,六嫂听说后,拿起小褥子就匆匆赶到医院帮忙。孩子出生后,六嫂还帮我媳妇调养身体。孩子刚出生时,情况不太好,六嫂急忙买来暖水袋,又悉心照料,不然我儿子可能无法活到现在。从医院回来后,由于多种原因,需要换住处,关键时刻,又是六嫂帮忙联系了仁义胡同里一家企业办公楼上的闲置房子,让我们一家有了栖身之所。后来,孩子过‘12天’摆酒席,也是六哥、六嫂忙前忙后地帮忙张罗。在六哥、六嫂的带动下,邻居们纷纷送来鸡蛋道贺。1992年春节,六哥、六嫂还热情邀请我们一家到他们家吃年夜饭。” 张德杰谈及这些过往,情绪激动,眼中闪着泪光。

  “得知六哥、六嫂患病去世的消息时,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那么善良,以前身体那么硬朗,怎么30年没见,说没就没了呢?” 张德杰哽咽着说。

  见面后,徐振岭的亲属与张德杰夫妇一同前往傅斯年陈列馆东侧的仁义胡同故地重游。他们漫步在胡同中,追寻着曾经的足迹,感受着岁月的变迁,并拍照留念。离别时,徐振岭的五哥徐振明特意送给张德杰一盆君子兰,以褒奖他诚信待人的君子之风。

  “故事始于30年前的仁义胡同,30年后,受助人又因归还恩人的600元欠款,与恩人的亲属再度相聚于此,这不是巧合,而是仁义胡同‘让他三尺又何妨’的现代缩影,诠释出‘仁义’二字的精神内核!”傅斯年陈列馆馆长杨虹感叹道。4月12日,傅斯年陈列馆发起向社会征集“仁义胡同”宣传金点子的活动后,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4月16日,一位从小在聊城古城区长大的美籍华人特意发来金点子,建议发起“寻找身边的‘仁义瞬间’”征集活动等,发生在张德杰、徐振岭身上的故事就是身边的仁义之举。有了众多市民的关注与支持,相信仁义胡同传承几百年的仁义精神必将绽放出更为耀眼夺目的时代光彩。

  文/记者 陈金路 图/受访者供图

编辑:梁营营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