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城,有很多“追鸟人”,他们身上斜挎着最重要的“追鸟”设备——超长焦镜头相机,跑遍了林间湿地,拍摄了不少高质量鸟类照片。
东方大苇莺(苗秀莲拍摄于冠县清泉河)
翠鸟(赵修敏拍摄于东阿洛神湖湿地公园)
黄斑苇鳽(赵修敏拍摄于莘县徒骇河湿地公园)
二声杜鹃(苗秀莲拍摄于高唐双海湖风景区)
今年,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多位技术人员也加入到“追鸟人”一族。和其他“追鸟人”不同的是,他们根据计划来“追鸟”,在制定样线之后,监测鸟类资源的变化,致力于全市鸟类资源监测调查,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打下基础。
“候鸟具有迁徙的生活习性,它们对环境的变化最为敏感,因此鸟类种类数量的变化,最能体现环境的改善程度,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但鸟类观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7月1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环境质量室主任赵修敏介绍,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增加知识储备,购买了《中国鸟类观察手册》认真啃读,抽空就查看各种鸟类的视频,看各种鸟的外形,学各种“鸟语”,以求认识更多的鸟类。
实际进行观察时,鸟并不是原地不动的,往往只能看到一个身影飞过,有时甚至看都看不见,只能听到声音,需要对鸟类十分熟悉,才能正确地识别它们,而具备这种识别能力绝非一日之功。为此,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从聊城大学聘请了原宝东、苗秀莲等3位对于动物尤其是鸟类研究有很深造诣的动物学专家,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这对他们帮助很大。
因为鸟类的活跃时间一般是在早晨和傍晚,所以对鸟类的观测也必须起早贪黑。技术人员将观测时间定在清晨5点至上午9点、下午4点至晚上8点。他们清晨不到5点就集合,忍着蚊虫叮咬,晚上8点多才回到单位。
在做这项工作之前,赵修敏和团队成员仅认识寥寥几种鸟类。开展这项工作后,许多鸟类的美丽身影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有一次在东阿洛神湖湿地公园,一只美丽的翠鸟像一个落落大方的模特,在一根柱子上站立许久,任由他们拍摄。还有一次,在莘县徒骇河湿地公园,技术人员见到了黄斑苇鳽。由于以前从没见过这种鸟,他们异常惊喜,不敢靠得太近,隔着水草用相机定格下了它的美丽。
技术人员根据鸟类的数量,统计出聊城最常见的10种鸟类,分别是麻雀、白头鹎、家燕、灰喜鹊、喜鹊、棕头鸦雀、东方大苇莺、珠颈斑鸠、银喉长尾山雀和山斑鸠。还有一些鸟较为稀有,他们只观测到一两只,为黄眉柳莺、暗绿绣眼鸟、四声杜鹃、噪鹃、星头啄木鸟、北红尾鸲、金腰燕、灰头绿啄木鸟、白腰杓鹬、斑鸫和苍鹭。
“环境保护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看到包括鸟类在内的多种生物更多地出现在身边。”赵修敏说。
文/记者 宋春芳
2023-07-20 15:34:27
2023-07-20 15:31:13
2023-07-20 15:30:01
2023-07-13 16:32:19
2023-06-20 16:41:40
2023-06-11 17:19:36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