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企业
商城
县域
读报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文旅 >

村名有故事丨启发孙膑减灶计 村名流传两千年

来源:聊城晚报  2022-12-12 18:16:28
A+A-
分享

  本报记者 孙克锋

  “莘县樱桃园镇有个谷疃村,原名锅台村,是启发孙膑在马陵之战中采用减灶妙计的地方,村名也来源于此,至今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12月3日,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地方史研究会副秘书长齐庆伟说。

  公元前342年,魏国大将庞涓带领10万大军、1000辆兵车分3路进攻弱小的韩国。面对来势汹汹的强敌,韩国上下惊恐万分,他们一边调集军队迎敌,一边派出使臣向齐国求救。若想不被灭国,这是韩国最优选项,因为当时正处于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兵燹连绵,只有齐国有与魏国抗衡的实力。

  齐国的国君是齐威王,他接到求援后便召集群臣商讨对策,朝堂之上一时众说纷纭,有人主张袖手旁观,有人主张紧急救援,相互争执不下,唯独被视为智囊的孙膑没有说话。齐威王见状就问孙膑:“先生是不是认为这两种意见都不对啊?”孙膑若有所思,随后直言道:“是啊。依目前天下的形势来看,如果韩国被魏国吞并,对咱们也不利,因此袖手旁观并非好主意。不过,现在魏国军队士气正盛,我们正面迎敌也非上策。”

  齐威王急切地追问:“那么,依先生之见,我们应该怎么决策才好?”孙膑不紧不慢地说:“我看可以先答应韩国的请求,他们知道我们能出兵救援,必然全力抗击入侵的魏军;而魏军经过激烈拼杀,人力物力也会大大消耗。那个时候我们再发兵攻击疲惫不堪的魏军救援韩国,就可以事半功倍,不知陛下以为如何?”齐威王深以为然,当即采纳了孙膑的建议。

  当魏韩两军经过激烈交战实力大减之际,齐威王才决定派兵出战,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按照孙膑之计,齐军长驱直入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今开封市西北),途中在一个村子扎营休息,就是今天的谷疃。

  晚饭前,双腿残疾的孙膑乘车上街察看,发现街道两旁有许多临时灶台,齐国士兵正在利用废灶台架锅造饭。原来此村是个集市,卖吃食的人各自在街旁垒起灶台,集市过后只将锅揭走,灶台仍留于原地,方便下个集日继续用。孙膑想,灶台的多少暗示着吃饭人的多少,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于是一个减灶诱敌的计谋开始在头脑中形成。

  不久,孙膑收到庞涓回师都城的禀报,便对田忌说:“魏军一向自恃骁勇,现急于同我军决战,我们要抓住这个心理,诱使他们上当。”田忌问道:“军师有何高见?”孙膑胸有成竹地说:“我们可以装出胆小怯战的样子,用减灶的办法诱敌深入。”

  庞涓率军日夜兼程赶回魏国决心与齐军主力决一雌雄。交战后发现,齐军不堪一击,节节败退。庞涓挥师紧紧追赶不放。追击的第一天,魏军发现齐军营地有10万人的饭灶,第二天还剩5万人的灶,到第三天只剩下3万人的灶。庞涓见状非常得意地说道:“我早知道齐国的士兵都是胆小鬼,如今不到三天就逃跑了大半。”于是,他传令,留下步兵和笨重物资,集中骑兵轻装前进,追歼齐军。

  孙膑得知庞涓轻骑追击,高兴地对众将领说:“庞涓的末日到了!”这时,齐军来到一个叫马陵道的地方。马陵道处于两座高山之间,树多林密,山势险要,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可走,是一个伏击敌人的好战场。孙膑传令,就地伐树,将小路堵塞;另挑选路旁的一棵大树,刮去一段树皮,在树干上面写上几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随后,孙膑安排一万弓箭手埋伏在两边密林中,让他们夜里只要看见树林出现火光就一齐放箭。

  傍晚,庞涓率领的魏军骑兵来到马陵道,听说前面的道路被树木堵塞,忙上前察看。朦胧间他见路旁有一大树,白茬上隐约有字,遂命人点起火把,看清树上的那一行字时不由得大吃一惊,知道中计了。庞涓急令魏军后退,但为时已晚。埋伏在山林中的齐军,万箭齐发,魏军死伤无数,乱成一团。庞涓身负重伤,自知败局已定,拔剑自刎。齐军乘胜追杀,全歼魏军。

  因为齐军经过的那个村子锅台多,孙膑又是受锅台启发想到减灶诱敌的妙计,当地便称此村为“锅台村”。后来,人们觉得此名有些不雅,谐音改为“谷疃村”,可是至今仍有上了年纪的人称该村为“锅台村”。

【编辑:任玉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