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张燕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千古奇丐”“平民教育家”武训创办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8年后,内阁学士兼工部侍郎裕德到山东视察学务,武训拦轿向他募捐,裕德当场捐赠二百两银子。
有了这笔钱,加之旧存和临清官绅的帮助,武训用3000吊钱在临清御史巷创办了第三所义学。此时,他已行乞38年。武训用38年实现了“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的崇高理想。
临清御史巷义塾建成后,西侧逐渐形成一条宽1.5米、长50米的胡同。武训故去后,当地老百姓为了追忆他,让后人不忘武训的义行,称之为武训胡同。
百年风华正青春,踔厉奋发向未来。如今,武训胡同依然书声琅琅,胡同中的学校从1896年创办至今,已走过126个年头。而学校所在的胡同,则是武训行乞办学历史的见证者。
武训胡同
小巷深处闻书香
武训胡同的清晨,大多是被琅琅读书声唤醒的。狭长的胡同,呈南北走向,北起御史巷,南至养济院街、河衙厅街。从清末武训用3000吊钱于此创办御史巷义塾起,读书声已在这条胡同响彻126年。
现年85岁的芦利凤,当初就是被武训胡同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从漳卫河北岸的河北省临西县尖庄村嫁到了这里。临清御史巷义塾是武训创办的三所义学中规模最大的一所,其旧日格局,芦利凤仍记忆犹新。
御史巷义塾拥有两进院落,正门坐北朝南,为一座八尺门楼,两侧是清末学者王锡祺题写的对联:“线头博得千秋业,豆沫能得万古香。”迈进大门,迎面的照壁上为武训遗像。50多岁的他,注视着手中的线头,脚下放着一口小铁锅和一个装满善书的布褡子。
第一进院有正房三间,门额正中悬“千古奇丐”匾额。左右为武城孙固题写的对联:“忆先生一笑相逢,貌似李铁拐,歌如蓝采和,落落然衣钵双清,自是君身有仙骨;为后学百年之计,心仪白傅裘,手创杜陵厦,巍巍乎门墙数仞,大庇寒士得欢颜。”
第二院落有北楼七间,门额悬挂匾额三方,正中匾额书“蔚起楼”,东匾书“无忘武训”,西匾书“行乞社教”。楼上对联为:“生为义丐,死为神明,俎豆祀千秋,真无愧西山片石;文未丧天,道未坠地,胶庠传一脉,大有光东鲁杏坛。”楼下对联为:“想先生乞食百年,才留下广厦千间,佑我莘莘学子;愿后人读书万卷,权当作信香一烛,报答他赫赫神灵。”
御史巷义塾建成后,来此学习和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居无定所的武训,也搬至这里居住,并于1896年4月23日病逝于此,享年58岁。
武训何许人也?
武训出殡当日,堂邑、馆陶、临清三地官绅执绋相送。遵照武训遗嘱,人们将其归葬于堂邑县柳林镇(今冠县柳林镇)崇贤义塾东侧。各县乡民自发参加葬礼者达万人以上,哭声震天。
有的人,一生充满传奇,武训就是这样的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武训出生在柳林镇武家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原名“武七”(因在家中排行第七),亦称“武豆沫”。清政府为嘉奖其兴办教育之功,取“垂训于世”之意,为他改名为武训。
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他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账相欺,谎说三年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病倒三日。
但是,武训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吃尽文盲苦的他,决心“行乞兴学”。清咸丰九年(1859年),21岁的武训开始着手实施他的“伟大”计划——到各地行乞集资,积攒兴办义学的“第一桶金”。
他背着褡裢子,拿把铜勺,戴顶破幄,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走上行乞的路。他一路走,一路念叨自己编的顺口溜:“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
终于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他的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在柳林镇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抑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所由乞丐发起筹建的义学。筹建这所义学,耗费了武训30年的心血。
2年后,武训在馆陶县杨二庄村创办第二所义学——育英堂义塾。临清御史巷义塾是他创办的第三所义学,为纪念武训,这所义学现改名为“临清武训实验小学”。从1896年创办至今,其已存在126年。
“生活在这里真好”
如果问芦利凤,离开武训胡同最割舍不下什么?她的回答一定是“琅琅书声”。芦利凤出生于1937年,当时老百姓生活困顿,常常食不果腹。即便这样,她的母亲仍然靠着纺线织布供她读完初中。
1958年,芦利凤21岁,漳卫河发生特大洪灾,沿岸多座村庄被洪水淹没。为了生计,芦利凤挑着母亲织的布匹到漳卫河东岸的武训胡同叫卖。也就是在这一年,她与武训胡同结下了永恒的缘分。
芦利凤的婆婆是一位精明的生意人,在胡同口经营一间茶馆。芦利凤在武训胡同售卖布匹时,与其相识,后经人从中说和,嫁给她的儿子。从1958年结婚至今,芦利凤在武训胡同已经住了64年。
结婚后,婆婆依然经营着茶馆,芦利凤则进入临清红卫机械厂工作。御史巷义塾的教师,是芦利凤家茶馆的常客。工作之余,芦利凤喜欢跟在老师身后“溜”进学校,开启一场文化的视听盛宴。
“要是在现在,我肯定能考上大学。”7月16日,坐在家门口的马扎上,望着眼前的临清武训实验小学,芦利凤充满信心地说。她的眼神中,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对和平年代学生的羡慕。
芦利凤虽然没有机会上大学,但是她把三个子女都培养成了大学生。芦利凤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每个月有4000元退休金,我喜欢吃肉,哪个月都要买好几百元的肉,生活在这里真好!”
芦利凤在家门口种了很多蔬菜和绿植,这是她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人无论到什么年纪,都要热爱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绿意盎然,书声琅琅,这是芦利凤的栖息地,也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