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企业
商城
县域
读报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文旅 >

人人参与,全民共享,聊城——多彩非遗融入群众生活

来源:聊城日报  2022-05-30 11:05:57
A+A-
分享

  本报讯(记者 王培源)东昌葫芦、木版年画、铜铸、叶雕……5月25日,在东昌府区博物馆,非遗文化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一件件生动的手造艺术精品,呈现出不同的视觉审美和创作特征,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览展示了我们聊城的风俗民情和传统文化,教育我们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用勤劳的双手来创造我们的美好生活。”市民刘云阁说。

  “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弘扬聊城优秀传统文化。”东昌府区博物馆工作人员赵丹说。

  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2项、省级非遗项目65项、市级非遗项目261项、县级非遗项目998项;非遗陈列馆、展览馆、传习所等非遗传习展示场所众多,其中市级非遗传习所27个、市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7个。我市通过丰富多彩的展览、展演,宣传展示了聊城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提升了聊城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让多彩非遗融入群众生活。

  作为80后非遗传承人,李子辉从西安美院毕业后,回到老家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李氏陶艺坊”,天天研究“捏泥巴”,成为一名业内有名的青年陶艺师。

  李子辉充分利用陶艺技术,传播家乡文化,将陶瓷艺术与民俗文化相结合,以黄河胶泥为原料,经暴晒、风化、碎块、水泡、过滤、拉坯、修坯等工序,捏制成茶具、人物、塔罐等,再经窑炉烧制成陶瓷作品,努力将每一件作品做到极致。用他自己的话说,“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我的陶瓷作品,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如何让非遗文化更好地走进群众生活?或许可以从市文化馆开展的一节非遗公开课上找到答案。市文化馆围绕“非遗进校园——讲给孩子们的非遗公开课”,结合聊城市非遗保护工作情况,按照非遗十大门类特点筛选出以聊城古琴、东昌木版年画、聊城剪纸、聊城少林拳等为代表的非遗项目共计10项,以授课的形式,让全市青少年了解非遗知识,掌握非遗技能,感受非遗魅力,让非遗公开课成为孩子们课余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为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和传承搭建新平台。

  我市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与公共服务、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径,统筹利用图书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两处标志性文化空间,嵌入非遗内容,构建“城市非遗博物馆”。在城市公共场所、商业中心、旅游景区等地设置灵活多样的特色非遗小品,实现集成发展。我市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展示非遗资源,传播非遗知识、解读政策资讯,构建权威准确、开放共享的非遗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给群众近距离感受非遗提供最大便利,从而形成“人人参与,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

【编辑:高长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