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赵宗锋
上午的一场小雨,消减了空气中的闷热和躁动。4月26日下午,在聊城二中家属院,59岁的谭登坤正坐在“书房”的窗前翻书。
阅读中的谭登坤
两个大书橱占据了卧室的一部分,一张书桌上摆着电脑和各类书籍。严格来说,这算不得完整的书房。这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泰山文艺奖获得者笑言,幼时独立书房的梦想,依然在实现的路上。
就是在这间“书房”里,谭登坤沉迷书海,笔耕不辍。他清晨写作,晚间读书,颇有陆放翁“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的风范。
室雅何须大,书中天地多广袤。对谭登坤来说,小小书房通寰宇,而阅读,就是“拐杖”。
阅读与工作生活不是对立的
谭登坤每天用于读书和写作的时间在4个小时左右。
“二者用时差不多,各占一半。”谭登坤说,多年来,他已经习惯早起写作,晚上读书。这期间,他把自己扔进书房,沉浸于文字带来的奇妙体验。
从小,谭登坤对于读书就有一种特别的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表达方式,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打牌,我喜欢走到文字中去,然后让一种喜悦感充盈全身。”他说。
生活中当然不只有阅读。在他看来,成年人的阅读正变成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家庭、生活与工作,会不断冲乱阅读的节奏。也正因为如此,尤其需要专门挤时间读书。
不过,他从来没觉得阅读与工作和生活是对立的,“工作和生活,也在不断丰富阅读的视角和体验。何况,阅读于我,是休息,是安神,甚至也是对自身情绪的安抚,是一个心灵治愈的过程。”谭登坤说。
书籍带他认识不同的世界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谭登坤陆续发表文学作品。而在此之前,是他在文字世界里默默坚守和积累的过程。他读鲁迅、萧红、王小波,读外国文学,感觉文学大家们各具特色,每个人都向他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那种“读一本书了解一个世界”的体验,让人沉醉。
《静静的顿河》,他读了很多遍。“每读一遍,都有一些新的感受,都觉得震撼。”谭登坤说,尤其是其中的人物塑造,让自己印象深刻。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他同样不知读了多少遍,理解越来越深入,作家本身的人生经历、思考和对命运的深刻理解,让他由衷钦佩。
谭登坤还喜欢读《庄子》。在他看来,庄子给了人们认识世界的“钥匙”,让人们思想更丰厚、视野更开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任何一本书,都是一门学问。”谭登坤说,一个人能走多远,一定是和这个人的阅读经历有着直接关系。阅读不一定带给人地位和财富,但一定能给人丰富的思想情感,让人在纷繁世事面前更加从容。
阅读就是人生的“拐杖”
作为一名教师,谭登坤对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阅读就是人生的“拐杖”。
“阅读是一种学习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帮助我们逐渐离开‘有形’的老师,去找到‘无形’的老师。”谭登坤说,这就是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很多人觉得,读书会让人变傻。但我觉得,阅读是一个在阳光下打开心扉的过程,或许无形中也能躲开一些人生的阴暗。”谭登坤说,几乎所有的书,都在教人们要正直,要善良,要积极向上。所以,从某种角度看,阅读或许让人“变傻”了一些。但另一方面,阅读让人变得更高尚。
在他看来,一个人想有所作为,一定要借助阅读这条捷径,来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他期待各地各级学校承担更大责任,能有更大作为。
读书写作时间各占一半,阅读时间中,电子书和纸质书差不多也各占一半。谭登坤表示,电子书的阅读体验越来越好,这一点无可争议。但他现在也有些警惕,担心知识爆炸所造成的信息汪洋将自己吞没,没了思考的余地,所以刻意腾出时间,专心于深度阅读。“从这个角度来说,读书也是一个约束自己、塑造自己的过程。”谭登坤说。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