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赵琦
海子曾经在《夜色》中写道:“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而临清手艺人孙红文有两种幸福——烙画与蛋雕。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他把这两项绝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蛋壳上,被分割成千百个光束。蛋壳上既有壮丽山河,也有灵秀花鸟,还有历史遗迹……在刻刀和蛋壳的交锋中,孙红文如琢如磨,若细看,你会发现小巧的蛋壳竟美得如此灿烂。
珠联璧合成就艺术特色
蛋壳,是天然的艺术品,薄弱的外表下蕴藏着无穷的生命力。在蛋壳上进行艺术创作,由来已久。远在明清时期,每逢民间喜庆婚娶、祝福庆寿、喜得贵子时,人们为图吉祥如意,就会在鸡蛋上染红色的颜料送给亲朋好友。当时,在北京一带,这样的风俗甚是流行,鸡蛋用量相当可观。
于是,就有人专门摆摊设铺卖红鸡蛋,人们称其为“彩蛋”。后来,商贩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经过演变,彩蛋工艺逐步提高。如今,人们将鸡蛋掏空钻孔,在蛋壳表面雕刻精美图案,形成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蛋雕艺术品。
孙红文对绘画和传统的民间艺术的喜爱,从孩童时期就开始了。参加工作后,他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民间艺术。指尖上的蛋雕艺术,融绘画与雕刻为一体,用雕刻的手法呈现出绘画的立体效果,不用点染任何颜料,蛋壳本色就很有特色。
孙红文精湛的蛋雕技艺得益于艺术的融会贯通。在踏上蛋雕艺术之旅前,孙红文的烙画技艺就已炉火纯青。2004年2月,孙红文历时14个月烙制完成了北宋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得到了书画名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罗东平先生的高度评价。
2012年,在参加全国手工艺品产业园交流会时,孙红文看到一位80后小伙子在制作蛋雕,也想尝试雕刻。回到家中,孙红文买了15个鹅蛋,用刻刀在鹅蛋上创作,几经周折,最后成功雕刻出2个作品。成功雕刻的鹅蛋壳上有1400多个孔,这些孔均匀分布、构图匀称。
精美文创彰显城市底蕴
一个个普通的蛋壳,经过孙红文的精雕细刻,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圆润的蛋壳上,透露出摄人心魄的惊艳与绝美。
为了钻研蛋雕技艺,孙红文在鸡蛋、鹅蛋、鸵鸟蛋等各类蛋壳上练手感、练力度。“一开始,总把握不好力度,眼看作品就要完工了,却一不小心弄破了蛋壳,只能从头再来。”孙红文说,因为蛋壳非常薄,他一开始没有完全掌握诀窍,只能在蛋壳上做浮雕,为了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牺牲”三四十个鸡蛋是家常便饭。时间久了,孙红文开始综合运用阴刻、阳刻、浮雕、镂空雕等多种手法,创作出精美作品。
立足本土文化,雕刻出更多带有文化底蕴的蛋雕作品,是孙红文一直想做的事。在孙红文看来,文创产品不仅是简单的创意产品,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播载体。一些古迹,有的依然屹立在我们面前,有的却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只能在前辈的讲述中,去凭吊、想象、寻觅它们的踪影。若能将这些文化元素雕刻在不一样的材质上,临清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会以一种与众不同的路径展现出来。目前,孙红文在积极创作临清十景的蛋雕作品,他希望临清文韵不仅是人们沿途看过的风景,更能在心中留下深刻记忆。
有限空间衍生无限神韵
这项艺术虽然载体是脆弱的,但有着坚韧的内核,这就是蛋雕艺术的真实写照。在不到1毫米厚度的蛋壳上雕刻,仅有细心是不够的,其中蕴含着很多巧思。前期的选料工作是决定蛋雕作品能否完美呈现的关键一步。蛋壳雕刻可以用不同的蛋壳进行创作,鸡蛋、鸭蛋、鹅蛋、鸵鸟蛋甚至鹌鹑蛋的蛋壳都可以雕刻成艺术品。孙红文说,蛋壳的个头要大,外形要匀称,表面要有光泽,没有斑点,颜色最好偏深一些,雕出来的作品会更有层次感。
其次就是清空蛋体,需要在蛋的底部(较圆的那端)画一个圈,然后用刀轻刻,并使用“转蛋不转刀”的技艺,将蛋壳刻出一个小洞。打好洞后,再于蛋壳侧面扎一个小细孔,利用空气对流的原理,将蛋液吹出。
然后是清洗蛋壳,需要用清水多次冲洗,洗净蛋壳上的痕渍,这样是为了避免蛋液留存在蛋壳上,时间长了会使蛋壳发霉,影响整体美感。造诣高深的雕刻者可以手随心动,直接在蛋壳上雕刻,初学者更多的是先在蛋壳上画出初稿,后期循着纹路雕刻。
雕刻时,要用特制的白钢刻刀,在蛋壳上根据线条刻出作品的轮廓,雕刻过程中要掌握刻刀的力度,力量的大小决定着作品的成败。将做好的蛋雕作品加以精修,可做留白雕刻,也可以做镂空雕刻,呈现出“化有限为无限”的效果。最后,搭配合适的蛋托,呈现出蛋雕作品的不同风格。
10年来,更多人关注的是蛋雕的惊艳,孙红文却深陷神奇的艺术中无法自拔。“蛋雕技艺可谓刀刀充满惊险,手劲儿大了,蛋壳容易破,手劲儿小了,层次感很难体现出来。”在孙红文看来,蛋雕的世界是广阔的,历史文脉的延续与新的审美意蕴的迸发,会为这片艺术天地注入一抹动人的色彩。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