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企业
商城
县域
读报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文旅 >

临清胡同游|御史巷:前有庙堂风云 后有坊间义举

来源:聊城晚报  2022-01-25 09:57:48
A+A-
分享
image.png
001-000_副本.jpg

  御史巷:前有庙堂风云 后有坊间义举

  ■ 文/图 赵琦

  秦御史、千古奇丐武训的故事,跨越数百年时空,在御史巷传唱不衰。

image.png

刘英顺在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建筑

  御史巷,成名于明万历年间,因御史秦大夔的宅邸坐落在此巷而得名。秦御史是何许人?据乾隆《临清州志》记载,秦大夔是明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他曾任宁波推官、临清监察御史、陕西右布政使。御史街东首建有御史牌楼,据说是为秦御史家建造的。

  三百多年后,“千古奇丐”武训一心一意兴办义学,他一生不娶、不置家,“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最后,在御史巷与世长辞。

  若无肉不欢,不如约这几道菜

  御史巷东连锅市街,西通大义街、观音堂胡同、武训胡同,店铺栉比,毂击肩摩,造就出极尽繁华的态势。

  六聚成饭店是临清著名的老饭店,于清末民初达到鼎盛。六聚成饭店起初是在御史巷西头路南,后搬至鳌头矶附近,擅长烹制鲁菜和京津风味菜肴,招牌菜是粉蒸肉、花椒肉、醋熘鱼段等,现改名为六聚饭店。

image.png

汪淑萍介绍自己住的百年老房子

  “听老一辈人说,他们家的粉蒸肉是一绝。”80岁的侯天骄是御史巷的老住户,他回忆说,“早些年粉蒸肉就是好东西,一般人买不起。六聚成饭店的粉蒸肉几乎每天都会卖空,因为南来北往做生意的人很多,临清城大户人家也会在此宴请宾客。”

  日出黎明,日落黄昏,一拨又一拨的人来了又走,只有浓郁的味道还在巷子间弥漫。肥而不腻的五花肉点缀着圆润的米粒,再加上特制的佐料,深刻的舌尖记忆随着一把柴火升腾起来。过了这么多年,直到现在,不少临清人逢年过节,仍会在饭店预订上几道招牌菜。

  临清有句歇后语,御史巷的锅饼——吃不透。因为锅饼十来斤一个,5厘米厚,咬一口根本咬不到底,所以叫“吃不透”,后来引申为一个人的脾性让人捉摸不透。远行,对昔日的临清人来说比较常见,他们擅长挑选能充饥的食物。张家的锅饼,干硬酥脆,面味醇香,充饥耐存,因而扬名四方,大受欢迎。

  此外,同义成糕点铺、茂盛酒店、武训义学(义塾)、西首的刘家澡堂子等也在御史巷接纳着不同地域的人们。1952年,临清邮电局迁至御史巷东首路北。现在,御史巷东段隶属于锅市街居委会,西段隶属于光明街居委会。

  为什么百姓对秦御史爱戴有加?

  为官之时,秦大夔清钱谷,宽徭役,深受百姓爱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偶然吟诵的五言律诗,成为秦大夔的人生信条,此后他便以春晖为号。“秦大夔生性慈良,侍奉父母纯孝仁善,后因秦大夔实心任事,卓有政声,明神宗追封其先辈。”临清“胡同游”发起人刘英顺说。

image.png

御史巷

  明代时期的御史官位虽不高,但权势颇重,不仅可弹劾违法官吏,也可对府州县等衙门进行实质监督,在监察过程中,也有权对地方行政所存在的弊端上奏。历史上的临清,出过多位御史,如秦大夔、程辄、曹凯、徐标等,充分说明了临清人刚正不阿的性格。

  秦大夔是否为临清本地人,民间有不同说法。秦大夔曾出现在泰安的万仙楼香社题名碑中,其中记载秦大夔乃军籍,吴县(今江苏苏州一带)人。那他为什么从南方远到临清呢?这要从明代的卫所制度说起。

  卫所制度是军队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制度,“大率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而千百户总小旗领之数则同。”其中有名的就有临清卫、济宁卫等。明朝规定,凡谪充军士一律“南人戍北,北人戍南”,实行远离故土的异地安插。

  临清原是北方重要的经济重镇,原为守御千户所。后来从全国各处抽调军士到临清,成立临清卫,其中就包括秦大夔。临清城内至今还留有秦大夔的撰文,比如,临清土城东水门外的歇马厅庙宇内的《岱岳祝圣保泰题名记碑》以及1993年在临清原钞官署仪门前出土的万历二十五年的《记部李公德政序碑》。

  刘英顺也表示:“秦大夔曾出现在临清籍进士名录上,若不是本地人不会被记载于此。”但不管秦大夔是哪里人,在临清任职时,他始终一心为民,在坊间留下一段佳话。

  “千古奇丐”为什么被载入正史?

  1896年4月23日,“千古奇丐”武训含笑病逝于御史巷义塾。

  这所义塾是靠武训行乞积蓄捐助的第三所义塾,并得到临清官绅的资助。当时,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训义行,特下令召见他,并下令免征义塾学田钱粮和徭役,另赏银200两,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 匾额。清朝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其名声由此大振,并被写入《清史稿》。“民国时期,巷子路南的民居全部被拆除,成了临清一完小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后,临清政府在原来基础上扩大规模,才有了现在的武训实验小学。”刘英顺说。

  “我在家里就能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从我家到学校步行2分钟就到。”通常,伴着武训实验小学学生们的琅琅书声,古稀之年的吴广生、汪淑萍两位老人开始一天的生活,他们对武训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

  汪淑萍从小生活在御史巷,对这所家门口的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家三个孩子都是在武训实验小学上的学,现在都已成家立业,有了不错的工作。”汪淑萍提高了嗓门,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孩子们想让我们老两口去楼上住,我们不想搬。在胡同里住得挺方便,出门就能买菜,邻居处得也很好。”

  数百年时光早已远去,御史巷依旧在古城中静静守候,在众人的探访中拨开层层的庙堂风云,又传唱着乐善好施的坊间义举。

【编辑:李太斗】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