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万 昊
见习记者 贠秀军
4月10日,东昌府区新区街道中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墨香阵阵、歌声悠扬,一幅“文化养老”的生动图景正徐徐展开。中巨社区联合聊城市老年大学创新推出“银龄文化铺”文明实践项目,以笔墨纸砚为媒,以歌声舞姿为伴,让3000多户社区居民中的银发族从“被动养老”迈向“主动享老”。这一项目不仅重新定义了老年生活,更成为社区治理与情感联结的温暖纽带。
“文化养老”新实践
从“被动养老”到“主动享老”
4月10日下午,中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书法教室内墨香四溢。十余位银发学员凝神静气,提笔挥毫,墨香文化铺“掌柜”许文清穿梭其间,手把手纠正学员的运笔姿势,解答他们书法练习中的困惑。“过去只能在家看电视,现在每周四下午雷打不动来学书法,生活充实多了!”一位学员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中巨社区辖区居民有3000多户,共计9500余人,其中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老干部居多,60岁以上居民占比近半,该社区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为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精神文化提升的需求,把文化服务送到更多老年人的身边,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旗驿站等场所为阵地,打造了锦绣年华、太极、墨香、剪纸、岁月如歌5处银龄文化铺,涵盖了舞蹈、朗诵、太极、书法、剪纸、合唱等艺术形式。这些文化铺经常开展活动,不仅填补了老年人的闲暇时光,更让他们找回了学习的乐趣与生活的热情。
“我参加的这个书法班学习氛围特别好,学员纪律性、组织性都非常强,课程进度安排张弛有度,我们都能很好地适应,好像回到了上学那会儿,特别美好。”墨香文化铺的“班长”李少川说。春日的阳光透过书法教室的窗棂,墨香氤氲中,这些重新找到人生坐标的银发族,正以笔墨续写新的人生篇章。
老有所为新舞台
从文化学习到社区治理
“教大家写字时,看到他们从零基础到能写一副对联,那种成就感比什么都强!”许文清感慨道。今年64岁的她,已经担任墨香文化铺“掌柜”两年多了。许文清退休之后曾在聊城市老年大学学习了十余年的书法和绘画,还曾将自己的书画作品无偿捐赠给社区、学校、消防大队等。
谈及无偿担任墨香文化铺“掌柜”的初衷,许文清的眼中闪着光:“我本来就热爱文艺,乐于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也想为社区里的老伙伴们做点事。既然社区搭建了银龄文化铺这个好平台,我就想着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大家一起乐呵乐呵。这两年当‘掌柜’,看到越来越多老人来参加活动,脸上洋溢着笑容,我特别有成就感,感觉自己也更年轻有活力了。”
在中巨社区,像许文清这样的“掌柜”共有14名,他们既是社区内的文艺骨干,还是社区治理的新生力量。他们以“老助老”的模式,将自身才艺倾囊相授,在“老有所为”的实践中,收获了成就感和价值感。中巨社区党委书记苏道东评价:“他们用一技之长打破了‘退休即退出’的刻板印象,真正实现了‘银发有为’。”
银龄文化铺的溢出效应也在持续显现。学员们创作的书画作品装点着老旧楼道,以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为主题的剪纸作品传递着文明新风,还有学员创作快板《文明中巨》、编排文明养犬宣传舞蹈,自发参与到社区文明建设、社区宣传和社区治理中来。在银龄文化铺的培育引导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从“被服务者”变为“价值创造者”,他们积淀多年的生活智慧与专业才能,正转化为推动社区发展的“银色动能”。
“邻里共学”新气象
文化浸润破解“孤独老龄化”困局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许多老年人面临“精神空巢”的困境。银龄文化铺通过“邻里共学”模式,让老年人重拾社交乐趣。从最初的寥寥数人,到如今百余人的规模,银龄文化铺的影响力正逐步辐射周边多个社区,越来越多的银发族走出家门,在文化浸润中重拾生活热情。
“我觉得这些文化铺真是好得不得了,对老年人来说,有了个好去处,能学东西、交朋友,生活丰富了,心情也好;对社区来讲,邻里关系更和谐了,大家都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社区也更有活力和凝聚力了。”学员张克强兴奋地分享道。每个文化铺都建立了专属微信群,成员们不仅交流学习心得、展示创作成果,还形成了互帮互助的温暖氛围。张克强说:“孩子们都说我整个人都精神焕发了。”这种改变,正是文化铺带来的。
社区网格员秦正荣介绍,如今,银龄文化铺已发展成为连接邻里情感的重要纽带。课程结束后,学员们自发相约一起散步、买菜,邻里关系在文化浸润中愈发融洽。“接下来,中巨社区将继续深入文化为民,辐射周边更多小区,提高老年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参与感。”苏道东表示。
银龄文化铺的成功实践,是党建引领下文化养老的生动样本。未来,中巨社区计划扩大文化铺覆盖面,联合更多共建单位,引入专业资源,同时优化硬件设施,回应学员对场地升级的期待。“让每位老人都能感受到被需要、被尊重,这才是‘享老’的真谛。”苏道东的话,道出了银龄文化铺的价值内核。这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平台,正成为破解“孤独老龄化”难题可复制的社区样本。
本版图片由见习记者李琳拍摄
2025-04-15 11:27:26
2025-04-15 11:25:20
2025-04-15 10:54:20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