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健康 >

缓解不适 拯救睡眠——麻醉医师高秀娟利用一根“针”为患者消除病痛

来源:聊城晚报  2025-03-27 13:22:39
A+A-

  高秀娟(中)、张宗旺(右)在为患者进行治疗

  □文/图 鞠圣娇

  “我非常感激张宗旺、高秀娟两位主任,是他们帮我解决了失眠问题,现在我觉得全身轻松。”3月25日,在聊城市人民医院睡眠障碍门诊,患者刘玉红(化名)反复表达着对张宗旺、高秀娟两位医师的感激之情。

  “提到麻醉,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外科手术的麻醉或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等,但实际上麻醉学的范畴更为广泛,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镇痛方式。我们采取神经阻滞技术、宫氏脑针、浮针等各类治疗手段,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实施精准镇痛治疗,为患者消除病痛。”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高秀娟说,她和同事依据麻醉学理论,探索使用相关技术治疗顽固性失眠、慢性疼痛、免疫性疾病、药物依赖等疑难杂症,取得了良好效果。

  利用特色疗法消除慢性疼痛

  市民王宇(化名)是名文字工作者,长时间伏案工作使他患上了肩周炎,手臂无法轻松抬高,甚至平举手臂都会感到疼痛。高秀娟仅用浮针为王宇治疗了3次,就使他的肩周炎症状大大缓解,现在王宇已经能将双手举过头顶了。

  现实生活中,忍受着慢性疼痛的人不在少数,像肩周炎、腱鞘炎、网球肘关节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病痛都会影响正常生活。有些患者无法或者不愿意通过手术、药物方式消除病痛,高秀娟会综合应用浮针、宫氏脑针等为患者进行治疗,部分病症30分钟就能止痛,陈旧性疼痛1—2天就能明显缓解。

  浮针疗法,是使用一次性浮针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针刺疗法。用浮针疗法进行治疗时,高秀娟先触摸感受患者患肌,找到合适的位置下针,配合大面积扫散与再灌注活动,改善患肌的缺血缺氧状态,促进炎症吸收,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治疗疾病的目的。宫氏脑针以神经调衡理论为指导,医生在患者颅骨特定位置下针后,能够松解特定部位的筋膜,释放膜内的张应力,改变神经系统工作的力学环境。一次治疗只需几分钟,就能达到缓解病痛的目的,该技术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新适宜推广技术。同时,宫氏脑针创伤小,对孕妇、哺乳期女性和儿童青少年来说,更加适用。此外,高秀娟还运用神经阻滞技术来治疗慢性疼痛。该技术需要借助超声来准确定位患处的神经和周围结构,确保麻醉类药物或类固醇注射部位精准,以缓解疼痛。

  前不久,高秀娟收治了一名幻肢疼痛患者。这名患者59岁,曾是位木匠,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左上肢截肢。患者虽然适应了没有胳膊的生活,但有时像针扎、有时像虫咬的幻肢疼,让他难以入睡,痛苦不堪。高秀娟采用宫氏脑针、浮针相结合的方式,为这位患者消除了病痛。

  拯救睡眠 筑牢健康防线

  失眠、早醒、入睡困难、睡醒后依然疲劳……睡眠障碍患者的症状不尽相同,有的还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和躯体并发症。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刘玉红,她因连续多日睡眠不好,感觉心脏要从身体里跳出来似的,非常难受。她反复到精神科就诊,还曾多次夜间到急诊检查,都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最终,聊城市人民医院睡眠障碍门诊医师团队采用以宫氏脑针为主的综合疗法,改善了刘玉红的睡眠质量。如今,她不用服用镇静类药物就能睡个好觉了,感觉“像换了一个人”。

  很多来睡眠障碍门诊就诊的患者由于反复的睡眠障碍,对睡眠的认知已经出现偏差,有的还对安眠药产生了依赖。高秀娟和同事会应用宫氏脑针、浮针、骨膜唤醒、星状神经节阻滞、经颅磁、迷走神经刺激等治疗术调节睡眠障碍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使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重新恢复平衡,纠正患者睡眠结构紊乱状态及睡眠进程中的各项指标,并教授患者助眠技术与放松技巧,逐步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通过这些手段的综合使用,高秀娟和同事让患者逐渐摆脱了对药物的依赖。一位52岁的女性患者连续失眠十几年,一整晚只能睡3个小时左右,在聊城市人民医院睡眠障碍门诊治疗后,如今能睡7个小时,药物服用剂量也由原来的1片减少到1/4片,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宫氏脑针、浮针的适应症很广泛,我们还利用这两种疗法治疗了很多疑难杂症。”高秀娟说,睡眠障碍门诊的医师团队创新使用宫氏脑针治愈了多名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呛咳、流涎症状,还改善了患者的言语、肢体僵硬症状;一名不会表达想法的自闭症患儿在经过几次宫氏脑针治疗后,能和父母简单交流了。

  “我和同事们见证了宫氏脑针、浮针疗法的显著疗效,这也激励着我们不断研究新技术,使更多患者受益。”高秀娟说。

编辑:梁营营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