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健康 >

让群众“近”享优质医疗资源——东昌府区布局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

来源:聊城晚报  2024-08-07 08:32:46
A+A-
分享

  庞文跃(左)在询问患者病情

  □ 文/图 金增秀

  东昌府区前瞻性布局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全面规划公办中心卫生室,推动机构全覆盖向服务全覆盖转变,全域形成农村地区30分钟重点疾病救治服务圈,以“一子落”带动“满盘活”,有效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东昌府区沙镇镇中心卫生院于2019年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并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文表扬,凭借地域、资源、基础等多重优势,成为聊城市首批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之一。

  “我们卫生院在现有基础上,健全科室建设、完善设备配置、构建管理体制,力争成为具备二级医院服务水平的基层医疗机构,让医疗服务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便民化。”8月4日,沙镇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郭新哲介绍,通过建设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医院业务科室由43个细化为56个,其中,依托东昌府区人民医院技术力量建成的血液透析室,不仅填补了该区基层医疗机构在血液净化方面的空白,也让辖区患者享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

  “以前,我做透析得去县医院,现在镇医院也能做了,尤其是与家庭医生签约后,每月就花200元,负担小了。医生像亲人一样照顾我,我感觉很温暖。”在沙镇镇中心卫生院做透析的李女士动情地说。

  技术提上来、服务提上来、资源沉下去、费用降下去,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充分发挥“上通下联”枢纽作用,向上分担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的部分职能任务,横向辐射带动周边一般卫生院的发展,向下指导辖区村卫生室的日常运行,形成“县级公立医院—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一般卫生院—村卫生室”梯次带动模式,以大带小,以强扶弱,推动乡村医疗技术水平整体提升,向“中小病不出镇,日常疾病不出村”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在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沙镇镇三仪新村卫生室看病的孙丰村小学教师马女士分享了自己的就医体验:“我感觉有点不舒服,就过来看看。卫生室的开方、拿药、缴费系统都跟镇卫生院联网了,信息一键上传,还有中药代煎服务,几个小时就能配送过来,太方便了。”

  “卫生室设有双诊室、双观察室、药房、护士站、治疗室等10余个功能科室,现已启动‘中医阁’建设,能够开展针刺、拔罐、刮痧、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村级中医药服务能力。”在三仪新村卫生室驻村的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庞文跃说,他在村里服务30多年了,跟村民有了感情,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群众就医便利的背后,是镇村医疗机构不断完善“四流合一”一体化管理体系。镇村医疗机构通过业务流、财务流、物资流、信息流的互通共享,实现了高效率服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

  目前,东昌府区已建成52所公办卫生室,这些卫生室在实现“六有四提升”的基础上,全部配备除颤仪、全科诊断仪等设备。东昌府区给予卫生室每年6000元的运行经费补助,为“乡聘村用”的乡村医生落实养老保险政策,同时允许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在农村开设个体卫生室、诊所、门诊部,逐步实现以公办中心卫生室为主,一般卫生室和服务点为补充的村级医疗服务体系。

  “一体化管理的高效运行,有赖于落地‘三制六有六统一’机制。”东昌府区卫生健康局基层卫生科负责人乔静介绍,“三制”即乡村医生实行聘任制、绩效考核补偿制、养老保险制;“六有”即门诊有登记、开药有处方、收费有依据、转账有记录、疫情有报告、公共卫生服务有台账;“六统一”即公办卫生室行政、人员、房屋、药品、财务和绩效考核实行统一管理。这一新模式的运行,推动卫生院服务重点和触角直接延伸到村级,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打通高质量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人才队伍是关键。东昌府区采用“输血+造血”的方式,提升乡村医生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结合“万名医护进乡村”行动,市级医院帮助受援卫生院培养业务骨干和科室带头人,拓展新技术新业务,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重症的诊治水平;乡镇卫生院下派81名医师,全面帮扶村卫生室;“点单式”分批轮训乡村医生,让每一名乡村医生都有到上级医疗机构“充电”的机会。

  强能力、强辐射、强创新,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东昌府区找准方向,选对路子,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