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商城
县域
读报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健康 >

六种方法战胜拖延症

来源:聊城晚报  2023-09-27 15:57:14
A+A-
分享

  拖延,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比如,孩子做作业、出门都很磨蹭,成人完成工作拖拉,等等。

  为什么我们会拖延呢?孩子拖延可能是在和父母对抗;成年人拖延可能是接受了新的任务后,因为不自信、担忧而不积极行动。其实,拖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会让我们感到暂时的轻松,在最后的时间节点完成任务也会让我们有一定的成就感。然而,拖延要有一定的度。以下六种方法帮助大家战胜拖延症。

  第一,西红柿时钟工作法。每个人连续专注一件事的时间有限,适时休息可以放松大脑,调整状态后,我们可以更认真地投入到任务中。该方法将“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作为一个循环,借助计时器提醒我们循环进行专注、放松。具体来说,先写出想要完成的工作,列出优先级;设定闹钟为25分钟,集中身心处理一件事;闹钟响后,休息5分钟,随后,再重启这个工作、休息的循环。

  第二,分配待办事项。任务太多太乱,不知道该从何处开始时,也会让我们拖延。所以当有多项待办事项时,我们要将任务按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排列顺序,让任务的完成更有条理。

  第三,善用赏罚机制。大脑内置赏罚机制,如果眼前的任务有压力,我们就会感到“被罚”,内心逃避此项任务,转向其他轻松有趣的活动。所以,我们可以制定赏罚机制鼓励自己如期完成任务。例如,当你无法在计划时限内完成指定工作,便要在三天内牺牲一项喜欢的娱乐活动,又或者连续六天坚持运动打卡,就买一份小礼物犒劳自己,这样,我们就有了让好习惯坚持下去的动力。

  第四,“先吃掉那只青蛙”。美国时间管理大师博恩·崔西将眼前最困难却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比作“吃掉一只青蛙”。他主张,如果一早就完成最难的事情,那么接下来一天的任务都会简单,这一天也会更有成就感。不过,如果这件事太难,无法在当天最先完成,也可以从最简单的小任务开始,找到工作节奏后再去处理难题。有时,可能经过多次试验才知道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

  第五,善用5分钟法则。一旦某项任务开始且未完成时,这项任务就会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促使我们去完成它,这就是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所以,可利用5分钟法则处理复杂任务,即先完成一小部分,帮助大脑按下“开始键”。比如,当你想把毫无头绪的作业拖到明天时,不如马上花5分钟时间撰写大纲或上网快速搜寻相关资料,接下来就算想另找借口拖延下去,大脑也会自动提醒你有尚待完成的工作。

  第六,接纳不完美。有些人因为追求完美而拖延,他们对自己要求很高,太想做好一件事又担心做不好,所以迟迟不行动。建议这些因追求完美而无力行动的朋友,尝试降低要求,将目标设定为60至80分就好,然后通过慢慢修改达到更好的效果。

  口述:聊城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张莹莹

  采访整理:鞠圣娇

  

编辑:王克
校对:马晓红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