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不靠海,水资源不丰富,也不如沿海地区有技术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能发展渔业?
6月7日,全市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观摩活动举行,现场观摩了临清市、茌平区、高唐县的8个现场,大家边走边看边讨论,一路走来,心中的问号逐渐变成了感叹号。
“风中荷叶满塘现,莲下游鱼几处寻。”在临清戴湾镇晁寨村,坑塘边的一副对联描绘出利用废旧坑塘发展渔业的新景。戴湾镇把废旧坑塘治理与和美乡村建设、产业振兴相结合,根据土地性质、水源特点,以小投入确保原生态,探索出渔藕混养、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等五种养殖模式,盘活租赁、群众入股等四种经营模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
山东晟泉农业有限公司位于茌平区菜屯镇,在该公司高智能绿色生态养殖车间,32个PP板材质圆形筒仓蔚为壮观。“我们这个车间不仅可以自动控温、自动清洗,还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公司董事长黄训明告诉记者。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茌平区“陆基圆池”、循环水槽等高效水产养殖设施迅猛发展,现在,该区水产养殖总面积10000亩,工厂化养殖车间面积50000平方米,在建工厂化养殖车间面积8万平方米。2022年,养殖水产品总产量8995吨,其中鲈鱼产量2000吨,渔业综合效益2.79亿元。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的景象,在高唐县三十里铺锦鲤小镇和盛和锦鲤养殖场得到充分体现。高唐县将渔业养殖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实现锦鲤产业由卖“鱼”到卖“文化”的转变,“鲤都印象园”成为宣传高唐、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我市以渔业项目实施为抓手,重点发展设施渔业,创新发展乡村坑塘渔业,大力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有力提升了渔业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去年,我市完成水域滩涂养殖证发放4554.49公顷,超额25%完成任务,全市渔业产量达到6.46万吨,增幅4.9%,增幅位居全省前5位;在全省率先开展“美丽渔场”创建,得到省农业农村厅高度认可;4个县成功纳入发展乡村坑塘渔业省级试点县,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典型经验被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渔业情况》专刊推广。
“渔业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稳产保供、绿色发展、农民增收,我们要以此次观摩为契机,聚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渔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忠伟的话掷地有声。
记者 朱海波 通讯员 张仰斌
2023-06-08 18:56:58
2023-06-08 18:53:59
2023-06-08 18:50:05
2023-05-24 08:24:50
2023-05-21 15:25:27
2023-05-16 18:24:21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