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市直 >

市公安局“星空护市”十条举措护航“夜经济”

来源:聊城日报  2024-06-12 16:01:23
A+A-
分享

  本报讯(记者 邹辉 通讯员 付延涛)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聊城夜间经济的部署要求,日前,聊城市公安局在全市公安机关部署开展“星空护市”工作,加大对重点部位和人口密集场所、繁华商圈、夜市摊点及易发案区域的巡逻力度,加强对高峰期人流、车流及夜间重要路口、易堵路段的交通疏导,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打击涉黑涉恶、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行为,努力实现点上精准管控、线上精确打防、面上精细服务,打造水城“夜经济”发展的“平安光环”,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治安环境。

  查验可疑车辆

  优化夜间110接处警。在全市夜间经济重点商圈、主要街区、大型商超等人员聚集区域周边科学部署警力,确保一旦发生警情,实现就近快速处置。市、县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对夜间经济区域警情及时汇总分析,实时掌握夜间经济区域的发案状况和防范重点,安排专门力量对夜间接处警工作进行网上勤务检查、视频巡查,及时发现、通报、整改问题,切实提升接处警工作质效。

  在大型娱乐活动现场执勤

  增加夜间巡防密度。各县市公安局、分局以“一核六圈多点”为重点,围绕烧烤摊、酒吧等“夜食”聚集区,统筹整合街面巡逻、机关、派出所警力,开展精准巡防;特警支队协同零点行动队、春龙突击大队、青年突击队等巡防侦控力量,向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倾斜;实施“警灯闪烁”工程,延长夜间巡逻时间,通过“车巡+步巡+视巡”模式,主动摸排发现线索,提高夜间见警率和管事率,增强震慑力和控制力,有效防范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严打扰乱夜间经济违法犯罪。纵深推进“夏季行动”暨“大清查大整治”行动等专项行动,对夜间发生的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侵害妇女以及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警情,实行各警种部门属地公安机关按需同步上案,迅速固定证据,确保案件快侦快破快处,形成有力震慑。会同有关部门对夜市开展联合检查,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销售伪劣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强网络执法,对故意造谣传谣、恶意炒作、涉嫌违法犯罪的,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形成有效震慑。

  检查宾馆等场所

  全面摸清夜间经济周边治安要素。会同相关部门对夜间经济经营主体及周边治安要素开展集中摸排,与经营主体逐一签订安全责任书,告知其遵守法律法规,落实安全防范主体责任,保持良好的经营秩序。加强对经营场所的安全检查,指导做好内部安全防范,防止发生公共安全事件。

  增强夜间经济群防群治力量。依托“聊城二哥”等志警队伍和“城警联动、并肩行动”城市治理行动,集中优势力量,打好整治“组合拳”,打造聊城夜间社会治理“新名片”。深化“三联机制”建设,组织相邻经营业主以及大型经营场所、周边企业单位保安员开展平安互助活动,形成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良好态势。选拔责任心强的夜间营业场所老员工兼任治安志愿者,并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其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意识与能力。发动网格员、市场和物业管理人员全面排查整治夜间营业场所安全隐患,及时化解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矛盾纠纷,为经营业主和广大群众提供有序和谐的经营和消费环境。

  加强夜间经营区域智慧安防建设。加密夜间经济集中区域高清监控设施,实现对人员、车辆的动态感知、精准预警,有效防范、快速打击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集合,准备夜间巡逻

  保障夜间经济集中区域交通有序畅通。以不影响正常交通为基本原则,在夜间经济集中区域增设交通标志和路内泊车位,在重点时段增派警力加强交通疏导管控,引导机动车、非机动车有序限时停放,减少违法停车等妨碍交通的违法行为以及因停车引发的矛盾纠纷。加强夜间道路交通运行情况实时监测,根据交通流量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方案,为群众安全通行提供保障。依法严查严处酒驾、醉驾、超员超载、涉牌涉证、夜间飙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教育引导驾驶人安全驾驶。

  最大限度提高审批效率。依法依规简化夜间大型商业活动审批程序,对申请举办1000人以上的商品展销会、啤酒节等大型活动,接到申请后,安排警力提前介入,1至2个工作日完成现场勘验,指导制定安保方案和应急预案,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

  改进提升执法服务质效。建立健全各类场所“差异化”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执法检查重点和频次,杜绝“无目标”“干扰式”检查,保障合法健康的娱乐休闲活动正常举行,增强行业经营活力。积极倡导文明执法、柔性管理,对经营主体初次轻微违法违规行为,慎用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措施,提高和保护业主规范守法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

  积极做好普法宣传。研究分析夜间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通过发放明白纸、广播宣传、现场答疑、座谈交流等方式,宣传反诈防骗、防火防盗等常识,向经营业主提出防范建议,降低其经营风险和违法犯罪风险。及时发布典型案例和警示信息,提高经营业主和消费者安全防范能力。

  

编辑:纪媛媛
校对:王鲁斌
审核:李兆宪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