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功创建国家一级馆以来,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以“传承运河文脉,弘扬时代精神”为宗旨,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为运河文化传播注入新活力。2024年,该馆共举办线下社教活动181场,覆盖社区巡展24次,开展主题社教进校园3次、进社区24次,组织学生研学讲解68场,惠及群众超6万人次,成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深耕馆藏资源,打造“博文知物”文化品牌
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博物馆推出“聊来运转——博文知物”系列活动,以青少年为核心受众,将历史知识与传统技艺相结合。活动中,青铜器文化体验、汉画像石拓印、抗美援朝红色教育等主题课程深受欢迎。例如,“千年回响·编钟”课程通过讲解古代乐器历史,带领青少年感受礼乐文明的魅力;非遗拓印实践则让参与者亲手体验传统技艺的匠心。此外,博物馆还结合教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手工花束制作、文化体验等活动,深化感恩教育与文化传承。
联动社区与校园,拓展文化辐射力
博物馆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全年累计开展进社区活动48次,将拓印技艺、瓦当文化等带入居民生活。在古楼街道的拓片体验活动中,居民通过“湿纸—上墨—拓印”的实践流程,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之美。同时,与聊城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通过研学实践、生态保护宣讲、问卷调查等形式,增强公众对运河生态及历史价值的认知。
创新研学模式,深化文化体验
以“我眼中的大运河”为主题,博物馆策划了68场学生研学活动及4场暑期外出研学,组织学生走访东平戴村坝、临清舍利宝塔、运河钞关等遗址,结合数字互动技术,再现千年运河商贸盛景。此外,“小小志愿者”培训项目吸引了80余名青少年参与,通过服务咨询、展厅讲解等实践,累计服务时长超2000小时,成为博物馆的“红色名片”,培养了青少年的文化责任感。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通过多元化的社教活动,不仅让运河文化“活”起来,更推动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未来,该馆将继续深耕文化资源,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体验,助力运河文脉永续传承。(贾新伟 王庆友)
2025-03-31 14:04:57
2025-03-31 10:56:37
2025-03-31 10:53:06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