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喜在做鞋垫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承斌
窗户前放着一台老式缝纫机,旁边整齐摆放着几层旧棉布,随着缝纫机“咔嗒咔嗒”一阵响,不一会儿,几双手工鞋垫便做好了。
做鞋垫的老人叫杨三喜,今年70岁,家住市城区东关国际小区西区,是名副其实的“老聊城人”。虽已到古稀之年,杨三喜的身体却十分硬朗,几乎每天下午和晚上都骑着三轮车到路边摆摊儿卖鞋垫。
“家里孩子多,30多年前,我和丈夫花150元钱买了这台缝纫机,平时缝缝补补都离不了它,孩子们小时候穿的棉裤、棉袄、棉鞋都是我自己做的。为了贴补家用,我还常做一些鞋垫去路边卖。”11月13日,杨三喜说,这台老式缝纫机为她家“出了大力”。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杨三喜也搬进了崭新的楼房,不愁吃、不愁喝,为什么还坚持做手工鞋垫呢?“人活着不能闲着,要找点有意义的事儿做。现在做纯手工鞋垫的人越来越少了,但还是这种鞋垫舒服,受大家欢迎。现在俺小区附近的人都知道我做鞋垫,经常过来买几双。”杨三喜表示。
记者看到,杨三喜做的手工鞋垫使用了8层棉布,每只鞋垫缝9圈线,厚实耐用、不易变形,穿着也格外舒服。最小的鞋垫36码,最大的48码。
东关国际小区西区是回迁小区,熟识杨三喜的老街坊都晓得她有一副热心肠。“有时候老街坊身上没带钱,我就送给他们几双。他们知道我会做缝纫活儿,有时候找我帮忙做一些孩子的衣服,我都是义务给大家伙帮忙。”杨三喜说,虽然住进了楼房,但老街坊之间的情谊一直没变,能给大家做点事情她感到很高兴。
不仅如此,热心的杨三喜还经常给社区志愿者们送鞋垫。“志愿者为社区付出了很多,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大家伙做好事儿,这种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杨三喜说。
一双双鞋垫,垫在志愿者们的脚下,温暖了他们的心田。“我们社区有很多像杨阿姨这样有手艺还热心的居民。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鼓励更多热心群众加入社区治理工作中来,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柳园街道越河街社区党委书记马长聚表示。
2024-11-18 14:25:34
2024-11-18 14:22:24
2024-11-18 14:18:27
2024-11-13 14:35:34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