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本报通讯员 朱红光
“陈宝峰,把有机蔬菜做到国内领先;盛秋娟,把家庭养殖做成现代化大企业;李长青,把临清出海口搬到家门口……我们街道卧虎藏龙啊。”6月19日,临清市新华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赵明智介绍起街道的人才库,如数家珍。
近年来,新华路街道以独特的创新举措,在人才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该街道通过实施“赋能”“挖潜”“赛马”等多项举措,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农业人才陈宝峰、杨家聪、刁建军、张金峰,养殖人才圣秋娟、郑其申,经营人才李振君、杨建军、杨培峰,管理人才李长青、李建国、张志海、宋紫燕……
“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激动人心的故事。”赵明智侃侃而谈,总想把每一个人才都介绍一遍,“比如,李长青是临清青港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我们人才库的代表人物。几年来,他管理的内陆港成功获批山东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临清号’集装箱班列直达青岛港,在鲁西地区率先开通了直达俄罗斯的中欧国际班列‘齐鲁号’,去年又扩建了12000平方米的新型仓储。”
新华路街道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挂帅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人才工作顺利开展,同时通过微信群、主题党日等途径,定期开展人才政策宣传活动,提高人才对政策的知晓率和利用率。这些举措,为该街道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街道这些年来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了人才,才有底气谈创新、谈发展。”该街道办事处主任姚强介绍,新华路街道深入实施人才培育工程,以“赋能”和“挖潜”为核心,精心打造人才工作室。依托辖区企业好友食品有限公司,通过“项目式”育才模式,建立“1+1”“1+X”专家培养对子,共结成11对培养对子,并带动57名有潜力的人才进行技术研究和实践。这种“项目式”的培养模式通过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的结合,有效激发了人才创新活力,许多有潜力的人才在此找到了施展拳脚的机会,提升了整体人才素质,为街道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我们实施人才工程,一方面是积极发现,另一方面是积极培养。只要发现人才,我们就不遗余力地给予帮助、提携、服务,开辟渠道、提供平台。”姚强介绍。
记者了解到,新华路街道创建了“赛马式”的用才机制,让同类人才在同类活动中“比武”,激发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该街道还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多角度全方位吸引和鼓励人才在新产业、新业态中创新发展,同时大力实施“归雁工程”,吸引了100多名实用型人才回乡发展,为街道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街道的综合竞争力,也为人才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新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朱亮说:“我们的人才库不断更新,每年都有几十个崭新的名字被纳入,这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我们将继续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让更多‘千里马’在这片热土上竞相驰骋。”
2024-06-25 09:35:22
2024-06-25 09:33:10
2024-06-25 08:47:36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