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农业农村 >

周长峰:葡萄大棚种出甜蜜生活

来源:聊城日报  2025-04-25 19:28:20
A+A-

  ■ 本报记者 刘晓伟

  本报通讯员 胡善珊

  4月23日,走进开发区蒋官屯街道季海村的峰昊农业种植基地,连栋大棚内满目翠色。

  种植户周长峰手持果剪穿梭在葡萄藤间,指尖翻飞间,一串串葡萄逐渐褪去繁冗。“疏果讲究去劣存优,小粒果、畸形果都要舍弃。”他托起一串葡萄解释,“未经修剪的果串有200—300粒,但最终只保留120粒左右,这样每串控制在2.5—3斤才能保证甜度,超大果串反而影响口感。”

  周长峰曾经是名钢管经销商,在2019年迎来事业的转折。一次,在与客户洽谈业务时,连栋大棚“抗灾能力强、空间利用率高”的技术特性引发了他的关注。“钢管行业竞争激烈,国家又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我就想试试现代农业。”周长峰果断投资近300万元,建起占地35亩的科技大棚,开启“二次创业”。

  在连栋大棚内,5米挑高的钢结构撑起现代农业图景。“传统大棚高度仅3米,我们采用高架栽培模式,配合顶部及四周立体通风系统,让每片叶子都能享受‘阳光浴’。”周长峰说,优越的生长环境使病虫害发生率降低90%以上,配合沙性土壤的天然排水优势,基地培育的“巨盛一号”“茉莉黑玫瑰”等品种糖度稳定在20度以上。

  转型之路并非坦途。最初,周长峰连抹芽定梢都不懂,他跑到河北、新疆拜师学艺,笔记本记了三大本。如今,他已成技术能手。他坚持绿色种植,全程使用大豆、生物菌肥替代化肥,杜绝膨大剂、催熟剂,虽亩产仅3500斤左右,但每斤售价达15—20元,亩效益超2万元。

  “周长峰教我们疏果、绑枝,一天能挣120元,守着家就把钱赚了。”村民季秋香边说边动作娴熟地进行疏果。目前基地长期雇用6名村民,农忙时用工达30余人,年均带动农户增收2万余元。

  “6月份,葡萄便能成熟上市,往年采摘季日均接待游客50余人,周末能破百人。”望着藤蔓间一串串葡萄果穗,周长峰笑言,“当初的转型是正确的,做农业和做钢管一样,都要追求‘精工品质’,只不过这次是用匠心种出‘舌尖上的甜蜜’。”

编辑: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