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农业农村 >

“田保姆”李中胜的兴农梦

来源:聊城日报  2025-04-17 10:29:18
A+A-

  ■ 本报记者 苑莘

  春暖花开,莘县观城镇李山谷村村民李中胜又开始忙碌起来。作为“田保姆”,他需要把各种农机保持在最佳状态,迎接农忙季节。“过去几年,我一直从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乡亲们发家致富。”4月14日,李中胜说。

  之所以称他为“田保姆”,是因为2016年,他和几位村民发起成立了莘县盛瑞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是采取农民主办、大户参股方式建立,总投资1500万元,维修车间、配件仓库等设施配备齐全,现有大中小型拖拉机28台、小麦收割机7台、玉米收割机6台、飞防无人机4架、大型后置式喷防设备2套、联合整地播种农具36台套。16名社员中,有高级维修工4人、农机技术人员2人、农机驾驶高级技工人员7人、农机驾驶员15人。

  李中胜介绍,合作社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限的情况下,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模式供农户选择。第一种服务模式是土地流转。农户可以将承包土地交与合作社自主经营,合作社按照约定,每年定期划拨土地流转费用给农户。第二种模式是土地托管。“土地托管的好处就是,农户可以自主经营,我们合作社在农户种、管、收的过程中,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机械化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第三种是自主订购服务。合作社为种粮大户提供分阶段、各环节实时服务,种粮大户可以随时与合作社签订服务合同,服务费较市场价格优惠30%。

  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的服务模式逐渐完善,服务水平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2022—2023年度承担了王庄集、大张家镇、古云镇、观城镇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播种和收割任务;2023年6月,合作社完成王庄镇、观城镇的麦季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10000亩的任务;同年10月,完成两镇秋季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14000亩的任务……

  只有本着提高农民收入的决心,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才能真正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李中胜也收获了很多感悟:“我们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走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才能切实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未来,我们将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进。”

编辑:郭艳娜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