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农业农村 >

“粮药轮作”实现一田双收

来源:聊城日报  2025-04-16 10:26:10
A+A-

  ■ 本报记者 董金鑫

  本报通讯员 魏蕾

  4月14日,记者在茌平区韩屯镇的鑫益民中药材种植基地,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4台起垄机整齐作业,所过之处泥土被均匀地翻起、打碎,重新排列成一道道整齐的田垄。不远处,20多名工人分散在田间,有条不紊地进行丹参栽苗作业。

  “机械化起垄让土地‘一次成型’,效率比传统人工提升5倍,这100亩地10天就能完工。”种植户田超一边指挥着工人作业,一边向记者介绍,言语间满是对今年收成的信心。

  一直以来,传统单一的粮食种植模式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限制着土地经济效益的提升,农民们辛勤劳作,却难以实现收入的大幅增长。而如今,他们合作社创新性地采用“粮药轮作”模式,彻底打破了这一困局。

  “我们通过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土地的基础肥力。第一年种植粮食作物,让土地的基本养分得到充分利用。第二年种植中药材,挖掘土地的额外潜力,实现了土地利用的最大化。”田超进一步解释说,这种模式不仅让土地得到了更科学的利用,还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现在实行‘粮药轮作’后,每亩纯收益能达到3000多块钱,几乎实现了翻倍增长。”

  为确保中药材科学高效种植,韩屯镇政府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为种植户开展系统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土壤改良、种苗培育、病虫害防治等。在销售渠道拓展上,镇政府还借助多家电商平台搭建线上销售通道,使本地优质中药材直达各地消费者。目前,全镇已发展玄参、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面积1000余亩,解决周边300余个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与药企深化合作,发展‘订单种植’,继续推广‘粮药轮作’模式,提高土地效益。建设产地初加工车间,延伸产业链条,让‘苦药材’真正变成群众的‘甜产业’!”韩屯镇副镇长谷凡斌说。

编辑:梁营营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