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目伦
本报通讯员 张振祥
“我有4座大棚,从去年开始尝试西瓜和黄花菜复合立体种植方式,由于第一年产量少,收入跟单独种西瓜持平。今年预计产量增加,每亩能增收1万元。”2月24日,在东昌府区沙镇袁楼村特早熟黄花菜种植基地,菜农刘魁德对立体间作的黄花菜进行管理。
位于东昌府区韩集镇的聊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特早熟”黄花菜作为东昌府区特色产业,在全区已种植3000余亩。“特早熟”黄花菜具有上市早、产量大、品质优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全国早期鲜菜市场的主要品种和货源,从无名到有名,东昌府区黄花菜在业界“出圈”了。该公司采用复合立体间作模式,推广黄花菜猕猴桃、黄花菜西瓜、黄花菜哈密瓜、黄花菜豆角等间作种植模式,实现黄花菜种植与瓜菜种植效益叠加,增加农民收入。
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姜新介绍,黄花菜间作豆角、西瓜立体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黄花菜耐弱光、耐低温的特性。在温度很高、光线很强的情况下,黄花菜容易发黄,品质容易下降。间作立体套种豆角、西瓜,可以给黄花菜遮阴,同时还可以多生产一茬豆角、西瓜,能够在同一个阶段内实现两种作物种植,充分利用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
沙镇袁楼村村民刘长福慕名到该公司参观后,带动村民种植黄花菜。“下边种黄花菜,上边套种豆角,一座棚有两份收入,并且有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轻松了很多。”袁楼村村民马凤昌说,他投入近3万元,去年春秋两季就赚回了本钱。聊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牛森表示,他们从2023年开始探索各种农作物和黄花菜兼作种植,在沙镇袁楼村主要推广的是“黄花菜+礼品瓜”“黄花菜+扁豆角”,目前来看比较成功。黄花菜一般是每年的三四月份采摘完,礼品瓜随后陆续采摘,老百姓可以实现更大的收益。
聊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种苗研发、育苗、加工、销售优势,将产业布局到东昌府区各镇街,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发展多模式种植,推动黄花菜产业朝着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让黄花菜产业逐步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色产业”。牛森表示,公司跟农户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统一种苗、统一管理、统一回收加工、统一市场销售,老百姓可以放心地把精力放在种植上,把黄花菜和间作作物种好,最终实现双赢。
2025-02-28 10:02:50
2025-02-28 10:02:29
2025-02-28 10:02:04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