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钟伟 通讯员 万金 彭振林) “真心感谢你们,解决了农业生产灌溉的大问题!”2月10日,望着汩汩清水流入田间,阳谷县十五里园镇郑街村村民对前来回访的镇纪委工作人员连连称赞。
困扰百姓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得益于该镇纪委依托阳谷县与河南省台前县跨区域合作机制,主动作为、精准施策。据介绍,郑街村在金堤以南的1400亩耕地,因存在行政区划外省级“飞地”现象,无法纳入阳谷县高标准农田及水利项目规划。该地块现有机井因年代久远已无法使用,长期以来依赖台前县城关镇何庄闸放沟渠水灌溉。加之1975年金堤重修时取土,导致沿堤耕地较何庄低1.5米,何庄闸放水量大时易淹没两村土地,水量不足时又难以满足灌溉需求,形成“旱涝两难”的困境。
“为彻底解决这一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双线推进,纵向积极对接阳谷县纪委监委,争取上级政策、资源支持,横向联合镇党委政府与台前县城关镇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就水源调配、灌溉效率提升及防洪防涝系统优化等事宜进行深入探讨。”十五里园镇纪委负责人说。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城关镇对灌溉沟渠进行全面清淤和拓宽,增强输水能力,确保何庄闸放出的水能更顺畅地流至郑街村耕地;在关键位置增设智能水闸和水位监测设备,通过精准调控,有效平衡灌溉与防洪的需求;十五里园镇争取上级水利项目资金,用于为郑街村耕地增打深井,形成“渠井双保险”供水体系。
随着春灌水源的稳定供应,郑街村今年小麦有望实现增产。“此次跨区域合作不仅解决了耕地灌溉难题,更探索出‘飞地’治理的新模式。”十五里园镇党委书记高传振表示,将总结“联合研判、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经验,推动建立跨省民生问题协同解决长效机制,目前已梳理出道路互联、生态共治等重点合作领域。
2025-02-14 17:50:26
2025-02-14 11:11:04
2025-02-14 11:02:28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