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邹辉
本报通讯员 郭洪广
12月11日,走进高唐县固河镇南闫村蔬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内,湿润的泥土气息夹杂着西红柿秧苗的独特芬芳扑面而来,层层叠叠的绿叶中,一串串色泽鲜艳、个头饱满的西红柿从藤蔓中垂挂下来,甚是喜人。种植户们正穿梭其中,忙着采摘成熟的西红柿,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俺家的4座蔬菜大棚种的都是西红柿,这几天陆续成熟上市,今天摘的西红柿都卖完了,一座棚能产两万斤左右,两茬西红柿收入五万元不成问题。”正在采摘西红柿的种植户朱立军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高兴地说。
从2013年开始,南闫村依托308国道交通便利优势,新建高标准大棚80余座,大力发展“大棚经济”。近几年,逐步实现日光温室从小跨度到大跨度,钢架结构从单栋到整体连栋,棚内种植管理从膜下滴灌到智慧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设施环境调温等智能化的转变。同时,南闫村依托“党支部带动+合作社经营+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实现西红柿特色产业规模化、集聚化、高效化。据了解,此次成熟的西红柿是新引进的“科丰6号”品种,采用绿色生态有机种植,与市场上的普通西红柿相比,口感更好、结果期更长、产量更高,更加绿色健康。
“今年,村里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错茬种植西红柿、网纹瓜等特色果蔬,采取错季生产、错峰上市的销售方式,成功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8万余元。”南闫村党支部书记焦英先说。南闫村发展“大棚经济”,除了增加村集体收入,还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大棚西红柿种植从移栽、管护,到采摘,用工量都非常大,南闫村蔬菜种植基地平均每年带动务工近8000人次。“从开始建大棚种西红柿,我就在这里打工,一天能挣80多元钱,还不耽误家务活。”村民刘志秀兴奋地说。
近年来, 固河镇立足区位优势,紧抓政策机遇,大力发展以蔬菜大棚为主的果蔬产业,种植果蔬大棚600余座,把“大棚经济”发展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实现了规模和品质双丰收。为做大做强大棚蔬菜产业,固河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引进各方力量注入,通过技能培训、技术指导等手段,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柿红钱袋鼓,人勤收获丰。如今,固河镇通过大力发展“大棚经济”,蔬菜不断茬,瓜果四季香,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固河镇将积极探索市场需求,结合地理条件,引进优质果蔬品种,不断发展特色种植,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确保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过越好。”固河镇党委书记赵伟信心满满地说。
2024-12-16 09:17:14
2024-12-16 09:04:57
2024-12-16 09:04:24
2024-11-21 08:52:06
2024-11-13 14:35:34
2024-01-26 09:11:53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