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邹辉 本报通讯员 郭洪广
胡同虽小,却是百姓每日出行的必经之路。要想让老百姓日子过得舒坦,家门口的胡同就得修得平坦、畅通。高唐县固河镇下足“脚下功夫”,把解决村民出行作为一项重要民心工程,对全镇村庄的未硬化胡同实施全覆盖整修,着力守护百姓“脚下安全”。
“一定把好事办好”
“以前胡同道路坑洼不平,下雨的时候总是积水,很不方便。现在道路硬化到家门口,整洁卫生。”10月7日中午,固河镇固河村村民陈朋干完农活归来,将满载玉米的电动三轮车稳稳地停在家门口,当着记者的面,指着胡同内新修的红砖路,赞不绝口。
小胡同里折射大民生。陈朋家门口出行环境的改善,是固河镇实施胡同硬化工程的缩影。固河镇是高唐县的农业大镇,75个自然村中不少村庄除主干道路实施硬化外,村民家门口的小胡同多为土路,路面坑洼不平,村民出门“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与出行安全。
“我们必须把这件好事办好。”固河镇党委书记赵伟表示。为切实改善村民出行环境,固河镇采取“日报进度、周总结、月观摩”的考评机制,党组织书记紧盯施工现场,协调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党委书记、镇长带队观摩督导,在全镇形成了强大的组织推动力。今年初,固河镇将农村胡同硬化提升工程列为各基层党组织年度必须完成的三件民生实事之一,镇、村、组、户四级联动,实现了胡同硬化由政府推动向群众主动参与转变,形成了“全民参与、闭环管理、全域推进”的胡同硬化提升新格局。
“绝对不当旁观者”
10月8日,寒露时节,天气渐凉,家住固河镇李东村的张月明老人早早起床,走出家门,双脚踏在家门口新铺的红砖路上,心里暖意融融。
不久前,固河镇李东村开始对村中20余条土路小胡同进行集中硬化,为减少人力成本,李东村采取村集体出砖,村民出工的方式,这样既节省了资金,同时也加快了施工进度。“我绝对不当旁观者。”年过古稀的张月明,因其孩子在外地工作,一时无法赶回参与胡同硬化,老人二话没说,挽起袖子亲自上场,拿着家里的工具平整路基、搬运砖块,干劲十足。
全村齐上阵,共修民心路。常年在外地做生意的张志,早已在高唐县城定居,听闻老家修路的事后,专程赶回李东村。“镇上为村里修路,这是一件大好事,我虽已不在村中居住,但同样不能缺席。”张志与胡同里的邻居们一起加班加点铺砖修路,在当地传为佳话。
10月7日,在固河镇谷庄村的数条巷道胡同里,村干部与村民们正忙着拾捡垃圾、平整路面、铺设砖块……到处是一片忙碌景象。
“我们聚焦群众门前路,实施胡同硬化工程,解决群众出行烦心事。”谷庄村党支部书记谷洪申介绍,村“两委”积极协调、提前谋划,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采取义务出工、资金先垫后补的模式,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两委”有干劲,村民有行动,经过党员群众十多天埋头苦干,全村13条胡同,5300多平方米路面硬化取得实效,全村路貌焕然一新。
“捐款修路尽绵薄之力”
走进固河镇侯桥村,每条胡同都平坦整洁,满载玉米的三轮车从地头可直达家门口,让村民的秋收之路轻松不少。“村里之所以能高标准完成胡同硬化工程,多亏了村民的爱心捐款。”侯桥村党支部书记侯俊涛表示。
侯桥村在外经商人员较多,村党支部因势利导,鼓励和引导大家把创业成果带回家乡,通过修路提升乡村整体形象,改善群众出行环境。在东营市经商多年的侯俊秀一马当先,一次性捐助7万元,用于村内胡同路面硬化。“捐款修路既是责任,也是义务。”侯俊秀表示,身为侯桥村的一员,不管走多远,家乡永远是最眷恋的归宿。同样从侯桥村走出去的董立军,目前在青岛市创业,他主动捐款7000元,用于村庄硬件设施提升。
10月5日,在固河镇三甲王村一处胡同硬化施工现场,机声轰鸣,混凝土搅拌机转个不停,几名工人正拿着刮铲铺筑路面。村党支部书记宋怀志介绍,对于硬化家门口的道路,村民积极性非常高,仅村民王胜勇就一次性捐款3万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村庄修路资金短缺难题。
带着责任办实事,带着热情履承诺。截至目前,固河镇已对全镇75个村庄的1340条小胡同实施路面硬化,让原本坑洼不平的小胡同变成了平坦洁净的幸福路。
2024-10-11 11:02:07
2024-10-11 11:00:02
2024-10-11 09:42:01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