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农业农村 >

“满天星”变“千亩金” ——金郝庄镇栗官屯村土地合作化经营的创新实践

来源:聊城日报  2024-08-25 17:03:28
A+A-
分享

  ■ 本报记者 吕晓磊

  8月17日,初秋时节,万物繁茂,大地丰饶。临清市金郝庄镇栗官屯村村头规整有序的大块玉米田里一片翠绿,绿油油的玉米长势喜人。正值玉米的管理关键期,村民唐光学却乐得清闲,当起了“甩手掌柜”。

  “我一直在潍坊打工,孩子放暑假了,回来陪陪孩子。以前,一到农忙的时候就急匆匆地往家赶,种子、化肥都得自己去买,播种、浇水、打药啥的都是靠自己,地里的活儿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陪孩子?”唐光学说,这两年不一样了,他家6亩地都托管给了村里的合作社,有了“田保姆”,省心省力还增加了收入。“每年的秋收后还有分红嘞。”唐光学说。

  栗官屯村地势平坦、开阔,是传统的农业种植村,绝大部分村民将耕种田地作为唯一的收入来源,但田块散、面积小,农业机械难入地,再加上近年来老龄化问题加剧,种田的收益并不理想。“辛辛苦苦干一年,收益却不好,大伙儿种地也没干劲儿。”栗官屯村党支部书记贾国军说。

  为摆脱传统农业耕种模式、提高农作物附加值,2022年10月,栗官屯村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领“小田并大田”的特色发展新模式,发挥党支部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农村党组织领办专业种植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的生产模式,整合辖区农机手、农资经销商等资源,为成方连片地块提供“生产资料+农机作业+粮食销售”的全环节托管服务,走出了一条民富村兴的新路子,促进了集体、农户双增收。

  “按照一亩地‘1200元承包费+20%利润分红’的方案,鼓励群众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的方式入股,村里通过提供办公场所以及农田管理、运营技术的形式入股,第一批便与63家农户签订了流转土地合同,成功流转土地320亩。”贾国军说,他给村民算了三笔账:一是“政治账”,集体获得的利润收益,党支部承诺全部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二是“经济账”,村里把地流转过来以后,群众每年在土地上的收入保持不变甚至更高,年轻人可以放心在外面打工挣钱,年龄大的可以在家打零工补贴家用;三是“健康账”,种地本身就是力气活,特别是老人,流转土地后,群众可以在家“坐等收钱”。

  “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把零散地成方连片,每整合100亩地可额外增加耕地面积5亩。同时,将生产路拓宽至6米,便于机械耕作,不仅增加了可耕地面积,还统一从厂家批量采购农资,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金郝庄镇党委副书记宋海洋说,集体耕作让粮食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提升,每亩地纯收入比普通农户种植平均高出近200元。小田并大田,形成了“1+1>2”的叠加效应,村民劳动力得到解放,村集体增加收入,田地更便于机械化耕作和现代化管理。

  经过一年的经营,栗官屯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帮助集体增加收入15万元。2023年11月6日,栗官屯村召开第一届分红大会,在1200元流转费的基础上每亩分红300元,“不仅能当‘甩手掌柜’,还能拿承包费和分红,多好的事儿。”尝到了甜头的唐光学说,小田并大田让村民的利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保障,老百姓当然支持。

  2023年底,栗官屯村在320亩地的基础上又新流转了1000多亩。流转的地多了,播种、植保等大型农机也“大显身手”,利用省派第一书记资金扶持,栗官屯村新上收割机、播种机等机械设备4台,新修泵站及1000米地上渠,建设农业仓储加工服务中心,通过配套建设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实现粮食运输、烘干、仓储等各项功能,补齐、补强粮食产业链条,打造集粮食种植、收割、仓储于一体的全环节托管促集体增收项目,预计2024年能够增加村集体收入50余万元。

  现在,贾国军又有了新的计划,合作社正探索采用传统工艺对粮食进行深加工,形成石磨小麦粉、去皮玉米面、精品饲料等特色有机产品,并与周边粮食储备库、饲料公司商洽形成稳定的供销渠道,“未来,我们要让老百姓手里的粮食变得更有价值。”贾国军说。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