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农业农村 >

茌平区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来源:聊城日报  2024-07-18 10:15:18
A+A-
分享

  茌平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草莓大棚 (资料图)

  本报讯 (记者 王军豪 通讯员 马红坤) 7月15日,茌平区乐平铺镇小果篮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葡萄种植基地内,负责人张华清正在社员赵新成的大棚里帮助检测葡萄糖度。“这几座大棚的葡萄都是按照合作社提供的技术进行管理,今年的收益相当可观。”赵新成高兴地说。

  张华清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葡萄种植专家,她成立的合作社可为社员提供从选苗、种植到销售的全过程指导。几年间,合作社的社员从不足百人发展到超千人,她自己也获评高级农艺师。“每天定时从群里推送天气及葡萄管理相关信息,还要走访社员大棚。我们每年都会拿出合作社收益的20%给社员分红,社员既学到了新技术又增加了收益。”张华清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了培养造就更多像张华清一样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茌平区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紧紧围绕乡村人才振兴重点工作,扎实开展“聚力攻坚突破年”活动,加速培育壮大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不久前,茌平区农业农村局印发了高素质农民培育“百千万”人才库建设实施方案,在全区范围内遴选产业规模大、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杰出高素质农民学员纳入“百名拔尖学员库”,遴选技能水平高、产业发展好的优秀高素质农民学员纳入“千名优秀学员库”,遴选有培训需求的农民群众编入市“万名需求农民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为切实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茌平区持续加大培育力度,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人才库,为他们搭平台、促交流。以张华清为例,通过和南京农业大学对接合作,张华清不仅可帮社员选育高产的葡萄良种,她推行的栽培技术也让葡萄亩产提高了20%。通过实施农业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目前,茌平区已有40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稳定在20000人以上。

  立足乡村人才振兴,茌平区还积极探索“耿店模式”。耿店村坚持党支部领航,盘活土地资源,持续发展壮大棚菜产业,完善“棚二代”创业生态体系,实现了土地、产业、人才、资金汇聚的良性循环,蹚出了一条极具平原特色和推广价值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出台优秀人才支持政策,鼓励“棚二代”到外地学习锻炼,将致富能手优先发展为党员,列为后备干部;建设人才公寓,就地解决外来人才子女上学问题;协调土地流转问题,规模经营流转土地100亩以上的一次性给予每亩100元奖补;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建设“棚二代”青年返乡创业示范园、科技示范棚、高标准蔬菜温室等,畅通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渠道。邀请专家定期指导、提供菜单式选课服务,构建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人才创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返乡创业“棚二代”提供点对点服务。开办资金互助会,以自有资金注资“资金池”,为入会成员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储蓄存款和小额贷款业务,推动资金互助贷款运作快捷高效。

  此外,信发集团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研究院,每年投入人才培养专项基金1.5亿元建设鲁西“航母级”人才平台载体,实现了基础教学在农大、科学研究在茌平、成果转化在山东。研究院与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棚二代”实训基地等平台共同组成茌平区本土人才培育矩阵,培育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在鲁西大地奏响乡村人才振兴“交响乐”。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