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农业农村 >

“坑塘+”加出多重效益 ——辛集镇废弃坑塘改造“百花齐放”观察

来源:聊城日报  2024-07-07 10:23:04
A+A-
分享

  ■ 本报记者 朱海波

  一处废弃的坑塘,能发展多少产业?锦鲤、莲藕、渔业、垂钓……在冠县辛集镇,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答案。

  走进辛集镇五岔路村,只见坑塘环绕,微风和畅,延绵的水系造就了极具江南特色的景观带。

  2020年,五岔路村还是个典型的“薄弱村”,村庄三面环水,坑塘遍布芦苇,因缺乏资产资源,村集体收入极低。2021年初,五岔路村充分发挥党支部“头雁效应”,依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整合耕地1000亩,当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0万元。2022年,村党支部将一家一户的坑塘进行集中承包,规划改造了40亩“盐碱坑塘”,通过鲤鱼养殖、莲藕种植,推动集体收入达到20.27万元。

  “三年之前,这里还是全镇的困难村,守着丰富的资源,没有利用好。现在,我们扎实做好‘坑塘+’文章,将坑塘经济逐步做了起来。”五岔路网格党支部书记宋以平说。

  今年,五岔路村党支部借助聊城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发展补助项目,围绕“一坑一特色,一塘一风韵”的目标,进一步整合坑塘80余亩,养殖黄辣丁10万尾、大鹅1000余只,探索开展莲藕种植、渔业养殖、大鹅生态养殖等多元产业。

  无独有偶,尹村依托丰富坑塘资源,聚力打造锦鲤繁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特色锦鲤村,共培育锦鲤品种10余种,养殖规模达到20万尾,年产鱼苗60万至100万尾。通过发展“锦鲤+电商”,让小锦鲤逐渐“游”向全国,线上年销售额40余万元。

  另一边,于家新村等3个行政村做起了“水文章”,以特色水蛭产业为支撑,打造新村水蛭养殖基地。目前,全镇已修建改造大棚4处,养殖水蛭超过20万尾,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18万余元。

  辛集镇坚持“以水为媒”,主动参与全市坑塘整治“揭榜挂帅”项目,积极推进废旧坑塘变身美丽鱼塘、特色荷塘。对全镇39处、334亩坑塘进行集中开发,村集体以资金、资源入股,培育发展特色农乡、垂钓渔场等新业态,推动现代农业绿色生态、集约高效发展。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