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农业农村 >

高唐:沙土地变身高产田

来源:聊城日报  2024-07-04 09:51:53
A+A-
分享

  本报讯 (记者 白文斌) “经过专家理论测产,亩产达到709.67公斤,在沙土地上能达到这个产量,还是非常可观的。”6月上旬,在高唐县清平镇的小麦田里,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刘义国在多次测产后,给当地农业部门通报了测产结果。很难想象,眼前这个亩产700多公斤的高产田,几年前还是一块产量只有400多公斤的旱薄地。

  清平镇地处黄河故道,土地沙化严重,10万多亩的耕地中,超半数是沙土地。为提高粮食产量,从2016年开始,当地每年定期为土壤补肥,然而效果却并不明显。

  “几年前,清平镇沙土地颗粒大,保水保肥能力都非常差,以土杂肥作为改良土壤,投入多,产出少。”6月29日,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王洪峰说。

  要想让沙土地变身高产田,那就要良种、良机、良技集成发力,把各环节的增产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为提升耕地地力,高唐县以打造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为契机,统筹农业项目资金,持续提升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引导农户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浇水、追肥。

  “滴灌技术相当于少食多餐,非常适合沙土地。刚开始,都是人工铺设滴灌水肥一体化设备,费时费力,而且在没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之前,好多群众都不买账。”清平镇镇长潘希强告诉记者。

  不买账的农户里就包括村民肖燕云,2021年,她为流转的100多亩土地铺设了水肥滴灌带,然而,不仅产量没提高,还亏了近4000元钱。“那时候,铺设的设备都在地面上,咱这边风大,滴灌带很难固定。”肖燕云说。

  难固定、易破损,结合农户反馈的这些信息,高唐县开始研发浅埋滴灌技术,同时升级改造农机,农民可以在播种时同步将滴灌带固定在2厘米以下的土层。

  “我们开发了一个开沟器,随着车走,管子就顺着这个沟埋在地下,省时省力。从前是隔三行铺设一根,现在增大了铺设密度,浇灌更均匀。”清平镇于庄村农机手刘海峰说。

  良技配良机,去年,肖燕云尝试了升级后的浅埋滴灌技术,每亩地用水量减少了50%,一年两季算下来,亩产提升了近20%。“我现在种的玉米,滴灌带都没有换。一个开关管一块土地,想浇哪块地就开哪个开关,很方便。”肖燕云高兴地说。

  不仅如此,浅埋滴灌技术还省去了垄沟和田畦,每个地块能扩大近10%的种植面积。目前,这项技术已在高唐县5万多亩沙土地上推广应用。

  “在小麦单产的提升过程中,除了有良种之外,还要有良机和良技的配套,以技改机,因地制宜,才能够提单产、稳总产,保障粮食安全。”刘义国表示。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