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农业农村 >

废弃菜秧找到新归宿——张炉集镇人居环境加速提升

来源:聊城日报  2024-07-01 09:06:41
A+A-
分享

  ■ 本报记者 张目伦

  本报通讯员 刘殿宏

  “自从俺们村对废弃菜秧集中收运后,你看这道路宽敞了、沟渠干净了,空气清新了、环境更美了。”6月26日,东昌府区张炉集镇邓院村种植户宋广涛开心地说,往年这个季节,大外环路边会出现不少附近村民偷偷倾倒的菜秧,多年来已成为环境整治“顽疾”。“今年好了,村里设置了固定的存放点,定期外运、处理,大家的日子过得更舒心了。”

  邓院村有村民700多人,一半以上从事茄子、西红柿、西葫、尖椒等蔬菜种植。但蔬菜产业在强村富农的同时,也产生了菜秧乱堆乱放、随意丢弃等环境问题。每年拆架拔秧时,村里的路边、河道、沟内到处是丢弃的菜秧,造成阻碍交通、影响排涝、污染环境等不良影响。尤其是雨季到来时,成堆的菜秧不时散发出阵阵臭味。如果处理不及时,菜秧腐烂后会滋生病菌,给下一茬作物带来病虫害。多年来,菜农为无处安放废弃菜秧苦恼,其他村民更是怨声载道。

  “我们村蔬菜大棚多,以前每到拆架拔秧的时候,村民都要从棚里清出很多菜秧、枝蔓等,由于没地方处理,只能将其堆在路边或棚外沟渠里,既影响村容村貌,也污染环境,还留下安全隐患,很让人头疼。”说起村里过去农业废弃物处理问题,邓院村党支部书记宋登臣直摇头。

  随着村民对村容村貌提升的呼声越来越高,宋登臣再也坐不住了。他向张炉集镇六和新村党委书记张茂彬汇报后,又和村“两委”成员反复商议:必须给废弃菜秧找个固定的存放地点。经过多次研究,他们在村东南角清理出一块5.5亩的闲置地块,将其围起来,并做了防渗处理,设置为菜秧存放点,用于临时周转存储,达到一定量后再集中收运、处理。“废弃菜秧找到了新归宿,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有效解决了邓院村及周边张庄、广胜店、宁庄、王胡赵、宋关庙等村菜秧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了现代农业产业的绿色、优质、高效发展。”宋登臣高兴地说。

  除了蔬菜种植,邓庄村还有不少村民在从事食品加工、机械加工、货物运输等,村里共有30多家相关企业。

  日子好过了,村庄建设也得跟上。宋登臣在村里很有威望,新村换届选举时全票当选邓院村党支部书记。他垫钱为村里硬化道路、绿化环境,村民们得知后,也纷纷自觉地出钱出力。“村干部为大家伙儿办实事,咱们不能心里没数。”说起村里的变化,宋广涛直竖大拇指。

  记者在邓院村看到,该村的绿化很有特点,道路两旁的花草树木错落有致,高的是黄金榆、中间是红叶石楠、低的是丰花月季,瞧见的是五颜六色,闻到的是扑鼻花香,好似一个色彩丰富的氧吧,路过的行人纷纷拍照、打卡。“党支部成员、志愿者负责定期养护、打扫,环境不比城里差吧。”宋登臣一边介绍,一边伸手拔掉一棵杂草。

  “解决了废弃菜秧这个大难题,村里的环境更好了。接下来,我们会好好发展现有的特色产业。为防止菜贱伤农等问题的出现,我们计划建一处蔬菜收拣集散地,再建一处大型冷库,按照‘一村一品’要求,开展蔬菜深加工。”宋登臣表示,他一定想方设法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