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农业农村 >

董林:养虫年入30万元

来源:聊城日报  2024-06-13 09:29:51
A+A-
分享

  ■ 本报通讯员 刘凯

  麦收时节,走进位于高唐县汇鑫街道的虫起牧业特种养殖基地,一股温热微甜的麦麸香气扑面而来。500平方米的棚舍内,错落有致地码放着养殖盒,一条条金黄色的小虫子在里面不断蠕动。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忙着筛选虫子。“今天正好赶上出货,本次出货是900公斤。目前我们每5天时间可出一次货,每次出货一吨左右,年利润可达到30万元以上。”基地负责人董林随手抓起一把虫子,告诉记者。

  据董林介绍,大麦虫由黄粉虫与黑粉虫杂交而成,又被称为“超级面包虫”“汉虾”,是完全形态的昆虫,会经历成虫期、卵期、幼虫期、化蛹期4个阶段。大麦虫食性较杂,主要以麦麸、瓜蔬尾菜为食,正常两到三天投喂一次,饲养特别方便、省时省力,每人日常可管理3000盒左右。大麦虫富含高蛋白,成虫可出口至日韩、欧美等国家地区,用于提取高品质的昆虫蛋白粉,制作保健品、化妆品,或作为食物添加剂和名贵宠物粮原料使用,虫粪则可用作传统养殖饲料的蛋白添加和农作物肥料。2022年初,董林了解到,大麦虫极具市场前景,特别是日韩、欧美等国家地区市场缺口较大。于是,在山东农业大学的帮助下,他开始进入大麦虫养殖行业。

  “白色虫子就是刚蜕壳不久的。”董林带领记者参观基地时,随手从饲养盒中挑出两只大小颜色各异的虫子说,“这只白色虫子刚蜕壳不久还很脆弱,得轻拿轻放,随着慢慢长大,它们的颜色会越来越深,直至下次蜕壳。颜色越深,表示距离蜕壳的时间越远。”

  董林表示,大麦虫经过虫卵、幼虫一般长到70天时便可上市,75至80天时最受市场欢迎。大麦虫在整个生长周期内,会蜕壳6次左右,每次蜕壳后虫子的体型、重量都会增加。“你们看这只白色的大约长5厘米,蜕壳前大概3厘米。”他说。

  “养殖大麦虫不难,只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养殖的密度即可。”站在基地中,董林说,随着人们对动物蛋白需求的日益增加,动物蛋白市场供应不足等现象越加明显,大麦虫作为昆虫类的“蛋白之王”,越来越被营养专家、美食专家所推崇。“不同于人们所熟知的传统养殖,大麦虫养殖周期短、见效快、风险低、好管理、市场稳定,很适合家庭小规模养殖。”董林介绍,大麦虫作为“小众”养殖,日常生活、农忙时节、闲暇之余都可以饲养,利用闲置房屋,可以有效提高闲置劳动力、增加家庭收入。因为市场行情好、销路好,他计划将养殖规模扩大,同时带动周边村民养殖,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增收。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