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农业农村 >

融出乡村振兴好风景——看东阿沿黄九村的华丽蝶变

来源:聊城日报  2024-05-23 17:12:38
A+A-
分享

  ■ 本报记者 赵艳君

  本报通讯员 李爱明

  黄河滩上夏意浓,乡村蝶变展新颜。东阿沿黄线上的一座座村庄在生动讲述“黄河故事”的同时,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5月9日,漫步位于东阿县铜城街道艾山村的艾山风景区,怒放的芍药姹紫嫣红,艾草青翠浓密、迎风挺立。微风拂过,缕缕花香、草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同一时间,距离艾山村不远的另一个网红打卡地——东阿县大桥镇郭口村,“乡村振兴合伙人”、黄河豆腐工坊主人刘宝正向慕名前来的游客介绍自己的黄河豆腐文化馆,带大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东阿县依托黄河沿线生态文旅优势和东阿阿胶养生体验游每年200万名游客的引流优势,聚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深度融合,在57公里沿黄线上建设了3个示范片区,统筹推进、连片打造,形成“幸福河畔·和美乡村”的典范。其中,“沿黄九品·品品连乡”片区涉及黄河沿岸9个村。该片区以艾山、郭口2个村为重点,九村联动全域整治,开发农文旅融合项目,形成九村“如意”相连、九村育“九品”、“九品”画廊生的景观格局。

  厚植优势,打造产业振兴新样板

  这两天,艾山风景区内,艾农杨茂秀正和大伙忙着给艾草施肥、除草,一天下来能收入七八十元。作为艾草种植专业村,艾山村已发展艾草种植400余亩,并因地制宜建设了艾灸体验馆和艾草仓储加工车间,开展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实现了300余名村民每年增收1万元的创收目标。

  “我们以手工制作的艾草香包、艾草枕头、艾绒被等产品为基点,延伸产业链条,将村里的优势产业宣传推广出去,让我们的艾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铜城街道艾山网格党支部书记杨继道说。

  在东阿,还有许多像杨茂秀一样的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变身“上班族”,真正体会到了“稳稳的幸福”。5月10日,大桥镇郭口村的特色民宿“红富小院”里,村民郭均荣正在修剪盆栽、打扫庭院。得益于村内文旅产业发展,他同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去年8月份以来,我们实施了‘林下别苑’‘黄河藕遇’‘农郭菜园’‘红富小院’等项目,全部投产后带动就业100余人,年可增加收入30余万元。”大桥镇毕庄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兼郭口网格党支部书记郭怀生说。

  “沿黄九品·品品连乡”片区有条千亩梨园生态旅游产业带,重点发展黄金梨产业,产出的黄金梨具有皮薄、肉细、核小、甜度高等特点,深受游客喜爱。作为这条旅游产业带的核心村,大桥镇姜庄村走出了一条“以梨兴村、以梨富民”的产业发展之路。该村通过“电商+文旅+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年销售果品450吨,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带动村民年增收150余万元。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在文旅项目推进中,大桥镇深挖沿黄小山村、凌山村、姜庄村、李坡村、井圈村等7个村庄的文化底蕴,开发徒步露营、田园摄影、亲子游学、农耕研学等项目,不仅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

  产业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牡丹花开十里飘香,远近游客人山人海……这是不久前东阿县第八届艾山牡丹观光节启动仪式上的场景。仪式上,文艺展演、非遗展示、商品展销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体验。牡丹观光节每年带动旅游综合收入5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

  “观光节不仅热闹,更让我们增加了收入。村里好多人都靠在这儿卖土特产、在牡丹园剪枝、在农家乐和民宿干活挣钱!”艾山村村民李森开心地说。

  艾山牡丹园种植有700亩油用牡丹、百亩精品牡丹及百亩芍药,采取“公司+产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流转附近村民的600余亩土地,使许多村民成为“职业农民”。

  而这,仅仅是东阿县农文旅深度融合、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集农庄、研学、露营于一体的新型文旅学劳项目综合体——“九艾·山居”露营地,将在今年国庆假期投入使用。它在原有农耕体验、生态乐园的基础上,融合增加了帐篷营地、草坪活动区、娱乐演出区和网红打卡区及房车体验板块,将为露营爱好者、自驾爱好者提供一个清幽静谧的休闲环境。

  近年来,东阿县以本土黄河文化为主线,着力拓展宣传渠道,活化宣传方式,讲好“黄河故事”。“沿黄九品·品品连乡”示范片区以农文旅融合为方向,连片选取包括艾山村和郭口村在内的沿黄9个村庄,建设26个民俗项目、16处精品民宿,今年接待游客预计突破100万人次。

  人才汇聚,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

  5月9日10时许,大桥镇郭口村的黄河豆腐工坊,又迎来一拨外地游客。

  “这里是我们的黄河豆腐文化馆,大家不仅可以体验豆腐制作过程,还能品尝豆腐宴,‘五一’期间来这里游玩、研学的人很多。”黄河豆腐工坊主人刘宝兴高采烈地向游客介绍。他说,除豆腐宴、文化馆之外,豆腐工坊还设有豆苗小院、豆香小院、豆礼小院等,研学的孩子们可以沉浸式体验豆苗生长过程、学习拓印等传统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刘宝是东阿县齐盛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是“聊城市乡村好青年”,也是东阿县人民政府面向全国招募的乡村振兴合伙人之一。刘宝返乡创业后,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带动村民种植大豆5000多亩,并积极开展豆制品深加工,主要生产预包装豆腐、豆腐皮、豆干等。目前,合作社已获得“绿色农产品标志”2个,产品供不应求。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东阿县出台《关于扶持乡村振兴合伙人的若干措施》,建立“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目前已招募合伙人18人,落地豆腐工坊、林下别苑、上河邮驿等项目32个,带动就业1000余人。

  同时,东阿县全面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累计发掘培育“齐鲁乡村之星”16人,发展村集体经济“红支书”25名、乡村振兴“好青年”7000余名。该县还与山东师范大学、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院所签订合作协议,举办高层次人才东阿行等活动,引进青年人才1500余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