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商城
县域
数字报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农业农村 >

小戏台点亮“银龄”幸福生活

来源:聊城日报  2024-01-03 09:04:03
A+A-
分享

  ■ 本报记者 赵琦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昔日“老有所养”是老年人的幸福生活,现如今“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成为老年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今年9月,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正式启动小戏小剧“道”我家志愿服务项目,参与者为道口铺街道辖区及附近镇街的老年人,平均年龄65岁。道口铺街道通过整合资源,凝聚群众人气,建设服务队伍,开展多样化文化活动,促使老年人培养新的兴趣爱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让老年人的生活倍感幸福。

  人气“聚起来”

  文化养老 乐享生活

  12月22日,在道口铺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群老年人身穿京剧服装,哼唱着豫剧《花木兰》选段。

  这是参与小戏小剧“道”我家志愿服务项目的戏曲志愿者团队,他们各有所长,因为有共同爱好聚在了一起。

  70岁的李桂吉是一位退休老人,目前在聊城市区居住,用他的话来讲,“很享受现在的生活”。“我自己很喜欢豫剧,平时就喜欢在家里唱唱。现在道口铺街道为我们老年人搭舞台,能到乡村、敬老院等地方为大家送去欢乐,是一件悦己利人的事情。”李桂吉说。

  凤冠令旗,戏服长袍,一应俱全,这是72岁的位明莲用近2000元为自己置办的行头,就为在舞台上做到尽善尽美。很多时候,出行对老年人来说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为了不耽误排练,她经常自己乘坐K9路公交车到活动室。现在天气冷了,位明莲的孩子就开车送她,风雨无阻。位明莲说,像这样参加文娱活动,家人很支持。

  为了给这些老年人提供固定的排演场所,道口铺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学习强国”线下空间活动室提供给团队使用,让他们可以在每周一、周五下午进行排演。项目启动以来,已进行了24期常态化活动,3次走进中心敬老院进行公益演出,真正让人气“聚起来”。

  队伍“强起来”

  政府搭台 群众唱戏

  吸纳志愿者70余人,开展演出80余场,观看人次达5000余人……3个月以来,这些老年志愿者们将《朝阳沟》《换人间》《嵩山长霞》等红色戏曲选段列为必练曲目,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道口铺街道拥有38项非遗项目,文化传承是一项重要工作。”该街道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郭春奎介绍。现在郭春奎已经把非遗项目写成唱词,并邀请专业人士谱曲,然后再让这些老年人练习传唱,进一步宣传推广非遗文化。每逢重要节日,他们还会走进社区、敬老院、学校等进行公益演出,展现戏曲艺术魅力,帮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戏曲艺术,吸引更多老年人加入,建设更强队伍。

  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更需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道口铺街道加强组织引导,鼓励老邻居、老街坊走出家门乐在一起。无论豫剧、小品、歌唱,还是民乐合奏、秧歌,丰富多彩的老年活动,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唱主角,汇聚起汩汩流淌的文化之流。

  活动“火起来”

  打破常规 建树品牌

  “唱得真不错”“70多岁了,还能登台,咱也得向人家学习”……12月19日,东昌府区信义积分集中兑换活动暨道口铺街道年度表彰会举办。作为串场节目,这些老年人现场为大家表演了《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豫剧选段。每到精彩时刻,台下都会响起掌声,为这群“志在千里”的老年人喝彩。

  吹拉弹唱,各有专攻。既能丰富自己的休闲生活,又能给群众带来快乐,这样的活动形式点亮了老年人幸福生活的“星星之火”。

  道口铺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为基础阵地,以党员、“五老”志愿者、身边好人、热心群众等为主体,通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为辖区居民送去精神慰藉和社会关怀。不仅如此,该街道还根据各自优势和特长开展专业志愿服务,已成立运行800余支队伍;线上线下征集群众需求,持续擦亮“两河喜鹊 美好东昌府”“小棉袄”“小粉笔”等志愿服务品牌,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更多力量。

  年轻有年轻的玩法,老了有老了的活法。道口铺街道通过组织更多有益身心的文娱活动,让“银发一族”打破常规的老年生活,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新的幸福生活,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新期待。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