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教育 >

百年中学的育人“三重奏”——冠县武训中学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聊城日报  2025-04-15 10:27:42
A+A-

  ■ 郝凯 路阳

  冠县武训中学是一所拥有百年文化底蕴的名校,其前身为平民教育家武训先生于1888年创建的“崇贤义塾”。历经百年传承与多次变迁,学校于1997年定名为冠县武训高级中学,并于2022年增设初中部,成为一所完全中学。

  当前,这所百年老校正焕发新生:教学楼走廊里的“知识市集”熙攘如潮,清心湖畔学子们挥洒汗水、拼搏向上,星级食堂的明厨亮灶映射着家长的笑脸……冠县武训中学以“课堂革命”破局、以“五育融合”筑基、以“健康工程”护航,在鲁西大地书写着新时代的育人答卷。

  教改革命——

  从深度教学到高效课堂

  4月11日,下午放学的铃声响起,高二化学教师鲍东民迅速将凳子搬到走廊,“摆摊”解疑答惑。不到两分钟,几名学生已围拢过来,草稿纸上的思维导图整齐铺开。“化学可不是冰冷冷的方程式,而是探索物质世界的美妙旅程。”用红笔圈出关键步骤,这是鲍东民今天“摆摊”接待的第3名学生。

  “‘摆摊解疑’只是我们教改实践的冰山一角。通过分析全国的课改形势,我们创造性地推出‘2351’深度教学革命。”该校党委书记杨新刚表示,其中“2”是指吃透教材、吃透学情,“3”是指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5”是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解疑、点评升华、检测训练5个环节,“1”是指真抓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全面推行这一模式,武训中学开展了各种教研活动,如“青蓝工程”“同课异构”“每日一研”等,优化教学内容,规范教学环节,并推行个性化教学策略,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改革的深入使该校成为2024年省级高中数学专家团队现场跟进指导活动的举办地,来自全省的500余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此学习、交流。

  改革成效同样镌刻在数据中:2025年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全国初赛中,117人获奖,15人晋级全国复赛;千余名优秀毕业生先后考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聚焦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我们塑造能解决问题的未来人才。”杨新刚说。

  五育融合——

  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五育融合’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是对‘五育并举’的深化与拓展。”杨新刚介绍,武训中学以德育铸魂、智育启思、体育强身、美育润心、劳育砺志为核心,通过多元化课程与实践活动,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武训中学将德育融入日常教育与特色活动中,筑牢学生精神根基。2月8日,北京大学“幸福支教”团队来到武训中学,以自身经历传递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3月10日至14日,初中部八年级学生在冠县科创中心参加了综合实践活动,其中“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化身“小法官”,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此外,参观武训纪念馆等常态化活动,让学子们传承“行乞兴学”的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与奉献意识,践行“五心”幸福教育中“利他奉献”的核心价值观。

  科创中心是武训中学智育创新的前沿阵地,通过3D打印、无人机编程、机器人设计等课程,激发学生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科普课堂、智能家居体验等项目,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形成“课堂+实践+竞赛”的立体化智育模式,培养适应科技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武训中学还非常重视体育对身心发展的双重赋能。户外拓展活动通过团队协作、体能挑战等环节,磨炼学生意志力与抗压能力;无人机操控、航模制作等科技体育项目,则融合动手能力与策略思维,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科技魅力,实现“体力”与“脑力”的协同发展。

  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载体。武训中学“电烙画”“剪纸”“京剧脸谱”等课程,让学生亲手体验非遗技艺,感悟中华美学的深邃内涵;科创中心的数字创意设计则融合现代科技与艺术表达,鼓励学生用编程、建模等工具创作兼具实用性与美感的作品,实现传统与现代美育的有机融合。

  武训中学还将劳动教育融入生活科技实践。“烘焙”“航模制作”等课程,让学生从劳动中收获成就感。农耕文化馆参观、救生绳结学习等活动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与社会生存技能,践行“劳动创造幸福”的理念。

  健康工程——

  家长参与的“星级食堂”

  武训中学优先聘任学生家长进入学校餐厅工作,从食材验收到餐具消毒,从配餐窗口到日常管理,家长的身影出现在每个环节,家长和学生对学校食品安全更加安心。

  这份安心同样凝结在每日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的菜单里:红烧肉配清炒时蔬,瓦块鱼搭蒜蓉菜心……每周食堂还供应牛奶、水果、烤肠等。无论是蛋白质、维生素还是矿物质,力求均衡,让每一餐都成为滋养学子身心的能量源泉。

  “餐厅工作人员共60名,目前学生家长占13名。我们还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听取家长对食堂的建议,提高家长参与感。”杨新刚介绍。武训中学校餐厅先后被评为聊城市营养餐厅、山东省学校星级食堂等荣誉称号。

  健康工程不止于舌尖。武训中学新建的学生公寓配备地暖与浴室,翻修后的清心湖新增了释压装置,可以帮助学子排解压力。武训中学优秀毕业生刘欣蕊,去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她说:“感谢母校为我们撑起一片晴空,至今仍怀念那段备战高考的日子,释压装置让我们释放了一天的压力,同时也喊出了青春的活力。”

  夕阳掠过清心湖面,走廊里的答疑声、操场里的欢笑声、食堂窗口的叮当声,交织成这所百年老校的育人交响。从1888年武训创办崇贤义塾至今,变的是校园环境持续改善、教育方式不断创新,不变的是“心同日月,行比江河”的精神传承。在这里,教育让每个生命找到了破土而出的力量。

编辑: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