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教育 >

多元教育点亮学生成才之路——聊城市华育高级中学创新实践特色管理体系

来源:聊城日报  2025-04-15 10:25:17
A+A-

  ■ 刘德策

  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聊城市华育高级中学不懈的追求。该校积极探索民办高中特色发展新路径,通过构建“五位一体”育人体系,实现了“低进高出、多元成才”的办学目标。学校从德育浸润、教学优化、动力激活、专业发展四个维度入手,系统推进管理机制创新,为学生多元成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体验式教育 唤醒成长潜能

  当前,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教育模式正受到数字技术的颠覆性冲击。华育高中积极探索体验式自主教育管理理论,重新定义教育的本质,从“塑造工具”转向“唤醒主体”,为未来社会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每学年举办的校园体育美食节,是学校体验式教育的典型实践。学生深度参与其中,通过精英币评价体系激励,实现了从“执行者”到“创造者”的转变。在活动中,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参与者,反而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活动项目的确定和实施,自主完成从材料选购、制作、宣传到售卖的全流程工作。例如,高一鲲鹏2班的“火鸡面”摊位引入特色介绍和团队宣传,吸引了大量师生,成为最受欢迎的摊位之一。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回到现实生活场景,实现了从教育客体到具有价值判断和实践智慧的主体的转变。

  在体育美食节活动中,学生通过制作美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种多模态学习场景的整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理解能力。后续调研显示,参与活动的学生在后续物理课堂中,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准确率大幅提升。这一数据有力地印证了杜威“从做中学”理论在当代教育环境下具有的重要价值和实践意义。

  该校深化体验式教育,建立“体验式学习成长档案”,通过大数据追踪学生核心素养的纵向发展,让校园真正成为“灵魂唤醒的场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三维赋能 构建教师发展生态

  有效的教研是高效课堂的基础。聊城市华育高级中学深化“三备三研”备课要求,学科组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全面落实集中备课,明确课堂目标、教学设计、“三讲三不讲”、选好用题,提高整体课堂效果。

  学校加强业务培训力度,利用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全体教师的在职研训等形式,快速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各学科教研组还立足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巩固扩大培训的成果,加强学科建设。

  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科特点,学校建立并实施了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型:学教滚动、小步快进、巩固诊断。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严格落实“明确目标、先学后教、学生展评、当堂训练”四要点,突出学生的学,以问题驱动课堂,先学后教,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力求实效。同时,教师注意把控好课堂纪律和节奏,通过“挑着练”“小专项”“能力卷”实现学生能力从低阶向高阶逐级进阶。

  学校全面落实“强师必先强课,强课必先提质”的课堂目标责任,通过组织“立标课”“示范课”“优质课”“过关课”“教学能手”等赛课活动,提升团队教研能力,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第七届和谐杯“我的文化我的班”大赛中,该校教师孙振扩荣获特等奖,高群、刘蓓荣获一等奖;在全国第十届和谐杯“我的模式我的课”赛课大赛中,王丹雨、张珂、杨晓飞、高美霞荣获一等奖,周广振荣获二等奖;在全国第十二届和谐杯“说课标、说教材、说教学”说课大赛中,蔡修臻、杨晓飞荣获一等奖,于世岩、刘程荣获二等奖。

  民办高中的特色发展需要构建“管理—教学—育人”的协同创新体系。聊城市华育高级中学通过系统化设计,实现了从“分层”到“分类”的转变,其“精准诊断—个性培养—多元出口”的育人模式,为民办高中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学校将继续深化特色管理体系,为学生多元成才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为教育改革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编辑: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